80年前,曾有群抗战少年为"保卫大武汉"出力 "孩子剧团"老团员捧出珍贵老照片
2018-05-04 17:58:32 来源:汉网

 

\

90岁老团员张蔚记者彭年 摄

\

▲1940年秋,在重庆市郊外,“孩子剧团”练音、练歌,张蔚任指挥

武汉晨报消息(特派记者邓小龙 通讯员乐钢 杨亮)“那时我们都是些十来岁的孩子,可就是希望为抗战贡献些力量。”昨日,在位于西安市兴庆路交大一村的家中,90岁老人张蔚手里捧着几张黑白照片,回忆起自己80年前在武汉加入孩子剧团后的情形,仍如数家珍。

“孩子剧团”是1937年成立于上海的少年儿童艺术团体,由一批中小学生组成,自发地在难民收容所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上海沦陷后,为确保“孩子剧团”的安全,在党组织精心安排下,20多名小团员于1938年1月抵达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

张蔚1928年出生于武汉,离休前是西安交大教授,1938年4月在武汉加入“孩子剧团”时,尚未满10岁。“我的母亲当时在武汉一所小学教书,得知‘孩子剧团’要来武汉的消息,马上通知我从老家老河口赶过来。”张蔚回忆,起初她并不清楚这是怎样一个组织,以为只是进行简单的文艺表演。然而“入团”没几天,她就被上午学习文化、艺术知识,下午走上街头宣传抗日的氛围感染,迅速融入了这个大家庭。

1938年4月至8月,张蔚随“孩子剧团”奔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保卫大武汉”呐喊。这一时期,武汉众志成城的“全民抗战”氛围,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告诉记者,当时武汉共设有5座献金台,鼓励民众为抗战捐款。“孩子剧团”包下了位于江汉关的献金台,每天在此宣讲和表演。她回忆,那时每天来捐钱的人很多,身份也五花八门:有家境较好的富人,有普通市民,也有人力车夫、擦皮鞋的小孩等穷苦大众。每到下午,有些“阔太太”路过献金台,会将自己随身的金银首饰捐出来;紧随而来的还有不少人力车夫,经常将自己一天的收入捐出大半。“无论什么身份、什么境况,每个人都希望为抗战出力”。

“皖南事变”后,“孩子剧团”逐渐解散。在周恩来的关怀下,团员们有的去了延安,有的加入八路军、新四军,还有的考入各类艺术学校继续学习。张蔚从重庆前往西安,完成了高中学业,后又通过考试到北京上了大学。张蔚估计,当年的团员们,如今在世的已不足10人。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市江岸区成立“新孩子剧团”,一批中小学生接过先辈手中的旗帜。2016年,全国首个校园“孩子剧团”陈列馆在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开馆,并面向社会开放,再现了“孩子剧团”在抗战烽火中的英勇事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