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优秀传统文化断根了
2018-07-09 14:51: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定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不仅关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问题,更关涉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问题。

  厘清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要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只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树立真正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与其他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相比,其最显著特征就是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的漫长发展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中华独特的文化传统既造就了中国灿烂的物质文明,同时在特定历史境遇中铸造出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克服挫折和挑战的重要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时移世易,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虽然不可抹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但是也不意味着全盘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传统文化的不足,尤其是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匮乏使它不可能在当代社会中再焕发出曾经拥有的全部荣光。应当持有这样—种理性的态度:以历史为坐标观照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尊重其历史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再以时代性为现实关怀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评判,在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中寻找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路径选择,从而对传统文化进行超越;而不是用时代性对它进行屏蔽、覆盖,更不是对它进行诋毁、全盘否定或涂抹、粉饰。”在新时代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不仅是现代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保持传统文化生命活力应有的态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因此,在当今基于传统文化方面重建中国文化自信,首先需厘清的问题就是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避免文化的西化和断根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并一脉相传,因此,在今天探讨重建中国文化自信,首先直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思考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重建中国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这不仅是学术共识,而且也是契合中国文化生命的价值真理。

从根本上说,当今重建文化自信的最深刻意义,在于全球化的今天,避免文化的西化,文化的断根,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历史的使命。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历史创造了一种与其他民族文化十分不同的独特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而且还辖射到世界上其他的民族生活和民族文化中,为其他民族的生命和生活提供精神滋养。

从理论意义上说,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当今中国应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文化战略乃至于国家发展战略,其更深刻的社会本质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活的资源”,必须摆正二者的关系,文化自信与传统优秀文化的关系本质上是“源”与“原”、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从现实意义上说,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文化繁荣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强大的整合能力,并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坚定我们文化自信的根由。

  通过“三个维度”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文化主体性和理论原创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鲜明特征表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水平,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和实现舆论调控,凝聚人心和整合社会思想等时代价值。

文化自信,并非自发的产物,打造文化自信,就是要自觉发掘传统文化素材,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内容、实践、创新”三个维度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文化的创新与成果的转化,增强文化自信:(一)萃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打造文化自信。(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三)创新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其中,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关键,践行是落脚点。

(江雨 作者系中共湖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部讲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