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正式公布。这是国家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从中足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高涨,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但是,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目标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迫切需要依靠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来消除,而此次《意见》的出台正是基于此。
思想引领行动。当下,《意见》已为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社会各界当以《意见》为引领,在“活”字上下功夫,破除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障碍,清除复古泥古,简单否定的传播屏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此才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
格其非心,让传承发展的思想“活”起来。过去不代表过时,传统不代表守旧。面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任务,社会各界要充分认清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广阔外延、历史底蕴和现实意义,认清其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积极作用,对凝聚社会经济发展合力的道德引领作用;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打破“零和博弈”的淘汰机制,实现“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共赢局面。相信当思想真正“活”起来了,传承发展的行动自然会更有力量。
创造转化,让传承发展的内容“活”起来。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统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当下,为继续引领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也要与时俱进,让内容“活”起来。要主动回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高度融合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三大内容,要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有益精神财富。
创新发展,让传承发展的方式“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与人民的生产生活高度融合,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而创新传承发展方式,正是实现文化与生产生活高度融合的有效方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模式,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各个领域,要创造更多诸如《记住乡愁》《中国诗词大会》等优秀文化作品,让人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汲取到文化的精髓、感知到文化的魅力、响应文化的引领,进而提升全民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
稿源:荆楚网
作者:李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