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江门“小鸟天堂”,江湛铁路建成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长2036.35米,耗资1.87亿元。按设计,它能让时速200公里的江湛铁路的列车以“静音模式”通过相距仅300米的小鸟天堂景区。(7月1日 南方日报)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产生了“食物链”顶端生物的优越感,可以为了口腹之欲肆意捕杀小动物,可以为了富丽堂皇的饰品残忍的杀象取角。殊不知,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自然界品种繁多的小动物们。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在中国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发起了全民总动员,一见麻雀的影子,就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最终,庄家里的害虫因为少了麻雀这个天敌,泛滥成灾,造成粮食歉收,饥馑紧跟而来,人类饱尝了破坏生物链的苦果。由此可见,肆意破坏生物链是一件多么错误的选择。
如今的人类,在惨痛的历史事实面前,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生物链完整性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动物保护措施相继出台,越来越多的民间动物保护志愿者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默默奉献。明眼人可以发现,近年来城市中鸟语虫鸣声愈发响亮,让由钢筋水泥构成的城市平添了不少生机与乐趣。
此次,铁路部门为保护江门“小鸟天堂”,不惜增加每公里线路修建成本,耗资1.87亿元,建成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彰显出铁路部门对生物链保护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2036米的拱形全封闭声屏障,是“小鸟天堂”赖以生存的屏障,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
无独有偶,铁路部门为保护人与自然和谐所付诸的行动远不止于此。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为使藏羚羊迁徙不受影响,铁路在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通过涵洞”,既可以让藏羚羊等动物自由通过,也保证了铁路正常运行。
细微之处见精神。在更多的盈利和保护人与自然和谐方面,铁路毅然放弃了前者,选择了让后代受益,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后者,实乃“大将风范”。对小动物尚且呵护备至的铁路部门,在服务旅客方面付出的细致和耐心更容易赢得人心。
事实证明, 铁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少不了百姓的信任和依赖。在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冲突时,能够多一些肯为利益让步的企业,方是中华民族之福。我们始终相信,我们为自然做的,必定也会收到自然的回馈。(岳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