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杠杆时利率曲线是平的?——海通债券每周交流与思考第246期(姜超等)
2017-12-10 14:40:00 来源:搜狐财经

  

  为什么去杠杆时利率曲线是平的?——海通债券每周交流与思考第246期(姜超等)

  观 点

  上周债市继续震荡,国债利率平均上行3bp,AAA级企业债、AA级企业债、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下行7、9、6bp,转债反弹0.73%。

  站在17年末,目前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国开债利率分别为3.91%、4.77%,分别比年初上行90bp、110bp,分别比过去15年的历史均值高出33bp和76bp。按理说,债市经过如此大幅的调整,而且利率已经显著高出历史均值,在经济潜在增速长期下行的背景下,债市理应具备极大的配置价值。但是在我们过去几周的路演交流当中,发现市场目前的分歧依然极大,尤其是对于利率曲线的形态。

  利率曲线变陡还是趋平?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利率曲线会再度陡峭化。因为如果央行坚定去杠杆,尤其是资管新规的落实,会使得银行理财等资管机构负债承压,只能持续变卖资产,这样会继续推动长期利率的上行,从而推动利率曲线的陡峭化。但我们认为,去杠杆的大背景下,收益率曲线将继续平坦化,甚至会倒挂,因此长端利率已经具备配置价值。因而利率曲线将变陡还是趋平是市场的重要分歧。

  首先,去杠杆短端利率难降,这是市场共识。政治局会议定调18年打赢三大攻坚战,其中首要任务是去杠杆。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央行的资管新规必然会坚定不移的落实,因为银行表外理财过去缺乏监管,是货币超发的重要来源,因此无论是“打破刚兑”、还是“穿透监管”、“清除嵌套”,所有的监管思路都是要把表外超发的货币收回来,因此不排除资管新规的落地会更加缓和,但方向不会变化,因而货币政策难以放松,金融机构的负债端将持续承压,货币利率难以下降。

  但是,我们认为金融机构资产端的调整不是简单地甩卖债券。首先,对于银行表外理财而言,之所以过去几年能发展到30万亿的规模,主要靠的是对居民保本保收益的刚兑承诺,而这高收益的来源并非债券,而主要是非标资产。因此,真正缺乏监管的是非标资产,尤其是各种信托、委托贷款,流向了房地产等领域,助长了地产泡沫。因此,从短期看,资管新规会导致银行变卖资产应对流动性压力,因此流动性最好的债券最先受冲击,但从长期看,银行理财必须要降低非标资产的配置,在未来非标资产陆续到期之后,反而是要加大对债券等标准化资产的配置。

  其次,对银行资产端的调整要放在更广义的背景下,即综合表内表外一起考虑。从表外银行理财来看,如果未来向净值化产品转型,而中国居民没有形成净值型产品的需求,不排除银行理财的整体规模会萎缩,因此即便其债券配置比例上升,也不会有新增规模。但是银行理财规模如果出现萎缩,其必然回流到了银行存款。而对于银行的表内资产而言,其配置无非贷款和债券两大类。如果明年我们下决心降低宏观杠杆,意味着去杠杆将从金融去杠杆进入到实体去杠杆阶段,目前居民信贷需求已经开始明显回落,而新政府对地方投资项目的叫停意味着没有新一轮换届投资冲动,如果明年居民、政府乃至企业的信贷需求都有明显萎缩,而银行表内存款又有增加,那么这部分钱除了买债还能干嘛呢?因此,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到了实体经济去杠杆阶段,银行对债券的需求不会减少而会增加。

  最后,扁平的收益率曲线最有利于去杠杆。中国经济高杠杆的原因在于银行信贷融资过多,而银行在扩张的动力下,在过去10年给中国的企业、政府乃至居民部门轮番加了一遍杠杆。但银行加杠杆的动力来自于借短放长,也就是利率曲线的陡峭让银行有动力放贷加杠杆。所以反过来理解,如果利率曲线扁平甚至倒挂,那么银行放贷的模式将遭遇挑战,不得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其实就是去杠杆。

  中国利率曲线还有变平的空间和时间。很多人说目前利率曲线已经扁平了足够时间,所以未来会重新变陡。但是今年利率曲线真正变平是在6月份以后,到目前为止持续时间不过半年,虽然创造了中国的历史。但从美国的历史经验看,其每一次曲线扁平可以长达2-3年,甚至会出现倒挂。而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利率依然高于1年期国债利率20bp左右,从美国的经验看,还有足够的变平乃至倒挂的时间和空间。

  一、货币利率:资金波澜不惊

  1)资金面短期无虞。11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大,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有所克制,资金利率大幅下行。具体来看,上周央行共逆回购投放2700亿,到期7800亿;央行MLF1880亿资金,对冲当周到期;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5100亿。R007均值下行62BP至3.06%,R001均值下行21BP至2.62%。

  2)美加息预期难起涟漪。下周美国将公布利率决议,12月加息概率很大,市场担心中国跟随上调MLF利率或是逆回购招标利率。上周央行孙国峰也表示不能给予市场长期低利率预期,并认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有利于防范跨境资本流动。中国有没有必要跟随加息?我们的结论是至少目前还不充分。首先,11月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下降,中美利差历史高位,在美加息预期大幅上升之际国际资本流动未出现大幅流出中国迹象。其次,中国年内利率已经显著超调,加之目前国内经济出现放缓压力,因此没有必要继续跟随美国加息。

  3)资金面波澜不惊。下周美国加息概率大,但对国内资金面影响有限。进入12月中旬缴税时间窗口,加上央行近期公开市场克制的投放态度,资金面或维持紧平衡。进入下旬后随着财政大量投放,资金面或再次转暖。总体而言,十二月的资金面依然波澜不惊。短期依然维持R007中枢3.3%。

  二、利率债:利率曲线平坦

  1)国开国债表现分化。上周资金面宽松、黑色系商品下跌,央行孙国峰关于货币政策言论和银监会流动性新规对债市有所扰动,国开债置换带动现券利率下行。具体来看,1年期国债收于3.75%,较前一周上行12BP;10年期国债收于3.91%,较前一周上行2BP。1年期国开债收于4.52%,较前一周上行1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4.77%,较前一周下行4BP。

  2)净供给回升,存单利率下行。上周记账式国债发行771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580亿,地方政府债发行209亿,利率债共发行1559亿、环比减少378亿元,净融资额1157亿、环比增加70亿。利率债认购倍数分化。同业存单发行量回升至7045亿元,净融资额478亿元,3M股份行CD发行利率收于4.98%,较前一周下行1BP。

  3)利率曲线平坦。近期利率债短端上行,而长端缓慢下行,期限利差再度被压缩,曲线呈现平坦化趋势。短期来看,货币政策依然中性偏紧,资金面难有实质性好转,短端向下动力不足,而长端利率目前依然处于较高水平,与持续回落的基本面并不相称,仍有继续下行的动力,后续期限利差或进一步压缩,也不乏短期倒挂的可能性,这与目前扁平化的美债收益率曲线一致。

  三、信用债:攻坚实体去杠杆

  1)信用债收益率小降。上周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国开债下行,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下行7BP、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下行8BP,城投债收益率平均下行6BP。

  2)资管新规冲击难免。七大国有行和十家股份行对资管新规的反馈意见显示,银行资管对资管新规的影响十分担忧,主要集中在存量非标处置、过渡期较短、公允价值估值、理财法律主体地位、对债市冲击等方面。存量资金池清理转型过程中,可能形成“负债端接续不上-抛债-债市下跌-客户赎回-负债端更难接续”、“负债端不稳定-赎回委外-抛债-债市下跌-加大赎回”等循环,而资管产品多配置信用品,信用利差趋于上行。

  3)地方债务严监管持续。审计署于12月8日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国家重大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结果》,通报了九江、韩城、兰州、长沙、海口等地违规举债的案例,主要出具了以财政资金偿债的承诺函,债务形式包括通过融资平台贷款、产业基金、向企业借款等。结合近期PPP监管趋严、中央叫停地方基建项目等,规范地方债务的政策力度将持续,城投债金边属性将继续弱化。

  4)从政治局会议看信用债。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防风险需要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意味着实体去杠杆将是明年政策重心,融资需求回落将利于利率中枢下行,而国企降杠杆下信用资质将提升,也意味着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将持续推进,城投债金边属性将继续弱化。强调污染防治意味着环保限产、去落后产能等措施将继续发力,受益于集中度提升和盈利改善,周期性龙头企业债券仍有配置价值。

  四、可转债:少量布局

  1)转债止跌反弹。上周中证转债止跌反弹,上涨0.73%,日均成交量上升5.12%;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13%,中小板指下跌1.32%,创业板指数下跌0.69%,债市上涨。个券26涨16跌,正股9涨33跌,时达转债和宝信转债上市并破发。我们建议关注的国资EB涨幅居首、上涨4.73%,宝钢EB(2.64%)、济川转债(2.30%)和隆基转债(2.10%)同样涨幅居前。

  2)蓝思和特一转债发行。上周蓝思转债(48亿)和特一转债(3.54亿)公布发行公告;双环传动(10亿)、铁汉生态(11亿)、东方财富(46.5亿)等6支新券收到批文,利欧股份(21.98亿)、三力士(6.2亿)、江阴银行(20亿)过会,吴江银行(25亿)等6支新券获受理。此外,上周贵广网络(16亿)、建投能源(20亿)等4支个券公布了转债预案。

  3)生益转债即将上市。生益转债将于12月11日(周一)上市,规模中等(18亿元)。截至12月8日股价14.32元,转债平价82.58元。公司是国内覆铜板行业龙头,正股基本面和弹性均尚可,但近期股价大幅回调导致平价较低,参考久立转2和小康转债,我们预计生益转债溢价率15%左右,上市价格在93-99元之间,中枢96元左右,破面风险较高,建议谨慎,后续可关注低吸机会。

  4)少量布局。受到股市调整、转债供给加快影响,新券连续破发,放弃认购增多(违约成本较低),二级市场无论是股性估值还是债性估值均大幅压缩、降至历史低位。年末权益市场受到无风险利率高位震荡、临近年末机构落袋为安等因素影响或面临一定波折,转债分化加剧、短期压力仍大,但调整中配置价值渐显。展望18年股市结构性机会仍存、长期利率有望筑顶回落,建议逐渐关注低吸机会、布局明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