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员办四措并举 加强财政金融监管工作
2017-11-30 19:35:00 来源:搜狐财经

  

近年来,安徽专员办立足省情,四措并举,不断创新和强化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开展财政金融监管工作全过程监管。

一、明确定位,扎实做好对口单位预算监管。安徽专员办严格按照财政部要求,将“一行三会”派出机构预算监管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规范程序,严格把关,扎实做好预算监管工作。一是明确职责,强化审前督导调研。提前介入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全过程,掌握预算管理和执行情况,强化三年支出规划约束,按要求编制预算和做实项目库,规范车辆、房屋、土地、单价50万元以上的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的专用设备等资产情况,分析新增预算的合理性、必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存量资产使用效益,优化现有资源配置,避免盲目新增资产。二是重在日常,扎实做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进一步完善日常监管数据库,形成预算审核、执行监控、决算审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推进预算执行与会计监督相结合、与银行账户年检相结合,实施多维度、多视角动态监控,着力提高决算审核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严格把关,切实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审核。将原则性与安徽省实际情况及各单位特色相结合,在牢牢把握政策刚性要求前提下,高效做好政策指导及审核工作。

二、立足本位,提升中央金融类转移支付资金监管质量。安徽专员办在中央对地方金融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监管过程中内外并举,及时了解和掌握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一是建立合理通畅的外部监管协同体系,搭建专员办与财政部各业务司局、地方财政部门、相关监管部门和具体单位的“四通”协同体系,主要是:集中学习领会政策精神,及时向财政部有关司局请示业务问题和工作要点;建立与省级财政部门在专项资金工作层面上的对接,就资金管理情况提前与安徽省财政厅进行充分沟通;督促基层财政部门发挥审核把关作用,做到审核关口前移,管理责任下沉;鼓励、引导基层财政部门和具体项目单位及时反映政策执行过程的问题。二是及时掌握转移支付动态收支。每季度与当地财政部门进行对账,不断完善普惠金融转移支付监管台账制度,区分出重点监管项目和日常监管项目,并对重点监管项目的监管模式、重点环节、监管步骤等制定具体安排,及时总结向财政部报告。三是注重提高现场审核质量,对转移支付资金申报资料的完整性,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受益主体的真实性等进行实地审核与排查,层层把关,关注金融机构审计报告、营业月报、贷款清单、贷款统计台账、人民银行统计报表以及银监局监管报表等资料的比对验证。

三、避免缺位,加强对银行金融机构业务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财政监管是专员办固有职责,随着财政预算监管工作的深入,安徽专员办一直在思考、拓宽和实践财政金融监管的思路与方法。一是按照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每年通过随机抽查方式核查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情况,以呆坏账核销核查为重点,从资产质量、五级分类、准备金计提、贷款减免、抵债资产处理、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财务核算等方面着手,采取点面结合、滚动核查的方式,确保核查覆盖面基础上查深查透,严格处理,促使商业银行规范不良资产处置和管理行为。二是通过建立、参加与合肥市政府、地方财政、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安徽省银监局等部门的金融监管工作会和金融形势分析会,紧盯金融风险多发高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对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情况、存在的困难或苗头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升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对部分金融企业的专项检查。2017年,组织对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财经纪律检查,着力严肃财经纪律和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执行。

四、提高站位,加强对金融政策和风险状况的调查研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2016年至2017年,安徽专员办深入到省内56家金融机构、5家监管机构、省级及部分市县级财政部门,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座谈等方式,就区域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安徽省辖内金融风险情况征求了各单位意见建议,梳理了区域金融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形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关于防止金融风险转化为财政风险》《安徽省PPP项目发展情况》等多项专题调研报告,为财政部协调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推动财政金融监管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来源:安徽专员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