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晨报 记者程亚 文涛 李婷 陈奇雄 朱佳琦 实习生夏梦
侯立新委员拿出送给环卫工的“爱心卡”礼盒。记者苗剑 摄
宁可放弃一些GDP,也不要增加PM2.5;聘请你为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的监督员,欢迎你监督。昨天,市长唐良智与市政协委员座谈,针对黄萍萍委员的建言,我市已经制订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下决心管好工地,下决心让排放企业真正做到节能减排。
昨天下午,市政协会议厅内,40多位政协委员参加座谈,20多位政协委员围绕改革发展、社会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四方面,或建言地铁站地面商业配套,或献计发展我市通用航空、激光产业,或关注社区养老,或聚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协委员说得坦率,唐良智答复真诚。
黄萍萍委员提出,应广泛宣传武汉改善空气质量计划,让人人知晓,全民监督;同时,建立空气质量评议制度,从源头控制污染源。冷佳华委员建议,由政府出钱,请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唐良智说,孩子确实需要这种素质教育,可以尝试政府购买方式。当赵群委员谈到,我市垃圾分类做法有待改进时,唐良智坦承,这反映出我们工作中还存在“马虎相”这样一些陋习,必须切实改进。目前我市正在东西湖区试点垃圾分类,一定会推行下去。
市政协主席吴超主持座谈会。吴超说,2013年唐良智市长先后三次出席政协委员协商座谈会,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市政府高度重视民主协商工作,促进了协商成果的转化,大大激发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热情。
地铁站很漂亮
上盖物业还要“打扮”
地铁4号线的开通,标志着武汉地铁进入网络化发展的新时期。黄腾委员认为,武汉商业大发展大整合的时代到来了,地铁经济现象正在影响着武汉商业的变革。
黄腾建议,《武汉市商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对于地铁影响的研究和考虑不足,需要专门针对地铁对武汉商业的影响加强研究、评估和再完善;地铁很多出站口设施过于单一,可以考虑引进大型商业企业在地铁站口建设商业设施,完善商业服务。
此外,应以地铁站点为城市交通的连接点,合理组织引导人流,与公交、出租、步行等交通方式相衔接,促进地铁与商业功能区的衔接,尤其是与传统的商业服务区的衔接,促进商业区升级。同时加强对地铁站点周边商圈特色性经营的规划引导,打造乐、食、购一体化的特色街道,实现错位发展。
【政府回应】
怎样把地铁上盖物业做好,武汉正在摸索中。目前地铁站自身的设计很不错,但与上盖物业和其他的交通功能、商业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沟通、结合得不够,这需要作为一个专门课题来研究。
钟表时间误差多
应倡导城市“时间文明”
“唐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复兴大武汉,机不可失,时不我待。这充分说明时间很重要”。列席代表赵振宇在发言时首先拿出一些照片,其中几张是在美国拍的时钟,与实际时间一模一样。这次在武汉开会期间,他也很关注时钟问题,但他发现,“不准时”的现象不少。“昨天上午坐车,车晚了十分,后来到武汉剧院开会,三楼一个时钟指的是八点,实际上已经到了10点。”
虽然这些只是细节,但他认为,这也是武汉名片,代表武汉城市的时间观念,应当从细节做起,倡导城市的“时间文明”。
他建议,首先可以从校准城市时钟做起,检查城市历史上已有的各种各样时钟,该修的修,该拆的拆,使其装修如旧,恢复历史面貌;其次,在城市重要场所和人群聚集地,设置各具风格,与所在地特色相符的时钟或记时器,让人们时时处处都感知时间的力量。
他特别指出,对所有悬挂时钟,一定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看管、维修,保证与北京时间一致,不得有误码,更不得停摆。
【政府回应】
“时间文明”,既是充分尊重自己的时间,也是尊重别人的时间。应该制定一个专门文件落实此项工作,首先政府机关必须把钟调准,第二步历史建筑上的时钟也要维修调校。
影响市民生活出行
当街转运垃圾“一定改”
目前,武汉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但生活垃圾转运问题,却成为我市环境卫生工作的瓶颈。
赵群委员了解到,武汉中心城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6000吨,但目前的垃圾转运还是老办法——从小垃圾桶转到垃圾车,再转到街道垃圾转运站,再运到垃圾填埋场。转运过程中,造成多次污染,也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周边市民生活,也损害了城市形象。
赵群还打听了一下,目前全国副省级以上的城市,武汉市是惟一一个仍存在当街转运垃圾的。赵群认为,这个方法,影响环保、影响交通,影响周边的老百姓生活。
赵群认为,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缺乏各类垃圾转运和处理场所,没有建立不同垃圾收运体系,造成了“前期分拣苦,后期一锅煮”尴尬局面。
赵群建议,大力推广垃圾分类,首先从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转运,分类处理开始,分清责任,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
【政府回应】
关于生活垃圾转运问题,虽然是难题,但一定能解决,比如把垃圾放在带槽的中转站,非常方便,也很卫生。当然解决有个过程,我们一件一件来做。我们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就是要以创促建,改善城市环境。
留住“城市记忆”
保护中山大道历史风貌
杨华委员认为,应该利用地铁6号线修建时机,恢复中山大道的历史面貌。
杨华介绍,目前武汉有16片历史文化街区,181处优秀历史建筑,28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但目前为止,却没有一片在全国“叫得响”的历史文化街区。他认为,这不利于“城市记忆”的保护,也与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中心城市地位不符。根据调研情况,他认为,中山大道沿线所在的历史文化街区亟需保护、整治。
为此,他建议,要尽快开展这一区段老建筑的普查工作,组织专家论证评估,确定保护范围。同时,城市地铁施工建设中,应注意保护汉口城墙遗迹,避免对文化遗址造成破坏;再者,对沿街现存的老建筑,进行细部整修复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根据历史照片和其他资料,从整体上加以修复,尽量还其旧貌。而且,对其周边乱搭乱建的部分,应予以拆除,以恢复老建筑历史风貌。
【政府回应】
目前已经在做规划、论证,抓住地铁6号线建设这个有利时期,逐步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普查、修复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