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地铁4号线“小清新”迎来首批100位试乘市民。除了让市民提前一睹“芳草绿”的清新面貌,武汉地铁也希望借此机会与市民乘客直接对话,为不久之后的试运营工作建言献策。今天和明天,4号线还将迎来200位试乘市民。
现场
点赞市民为“小清新”打90分
昨天上午和下午,100位市民分成两批体验4号线,大家无一例外地早早来到4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中南路站。
在站厅集合时,大家便按捺不住兴奋,纷纷和青春靓丽的4号线站务员合影。资深摄影发烧友吴光贤、尹多黎等人,还手持专业相机沿途拍个不停。
市民们从中南路站乘4号线列车,沿途参观了铁机路站、仁和路站和武汉火车站,观看了“城市山海经”和“光辉岁月”艺术墙,仔细了解了站内自助图书馆、艺术橱窗、直饮水台等人性化设施,还上到武汉火车站站厅层,感受高铁与地铁的无缝对接。
参观结束后,晨报邀请了50位参观者为4号线打分,设满分100分,有20余位打了95分以上的高分,还有10人直接就打了满分。最终,市民为“小清新”打分,平均分为90分。
感怀“光辉岁月”令武船人自豪
特色站仁和路站艺术壁画用浮雕的形式,再现武汉重工业的“光辉岁月”,武钢、武锅、武重、武船均有体现。
参观时,一对年长夫妇快步走到艺术墙前,双手抚上武船浮雕,激动地说:“这是我们的船,这是船的锚链孔。”这对夫妻都是武船工人,丈夫名叫方先祥,妻子名叫张凤兰。
张凤兰今年58岁,已经退休,1977年工作,是新中国成立后武船培养的少数女性装配工。他们的父辈就在武船工作,儿子现在也在武船从事设计,方家和张家共有18人在武船工作,是名符其实的武船人。
“4号线开通后,武船的工人肯定都想来看一下的。”张凤兰说,看见地铁站艺术设计体现了武汉重工业城市的特点,作为武船人感到自豪。
建言
地铁迷希望车内贴换乘图
昨天的参观者中,有一批“特殊”的试乘者,他们就是地铁族-武汉区的资深网友,全是标准地铁迷,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和国际地铁都非常了解。
参观时,他们对于4号线每个细节都非常关注,小到地上一个箭头标识、车厢动态地图如何显示、如何报站、闸机方位等。
他们认为武汉地铁相对于其他城市和国外地铁的优势在于,起点很高。比如,车厢内的LCD长条显示屏上的动态线路站点,就非常先进。一是美观好看,二是通过电脑可以随时调节,未来4号线二期开通后,直接把13个站点输入程序即可。
常去日本的网友王旋说,在日本,有很多地铁还是沿用的固定线路图,甚至贴的是纸,这一点武汉地铁更好。据了解,LCD长条显示屏也是武汉地铁特别订制的。
参观完,地铁族们对于4号线的总体印象不错,认为设计比2号线更精良,但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网友littlesky提出,武汉地铁3条线路已成网,应该在车厢内部贴上线路图,特别是2、4号线连接三大火车站,外地乘客多,更需要知道如何换乘。在站台和站厅,应该张贴完整的地图,除了标明三条地铁线路,还应该标有附近的建筑物、景点等,方便外地游客。
王旋还提出一点建议,地铁通到高铁站后,每年4月,大量广东游客坐高铁来武汉赏樱,很多人可选择4号线转2号线到街道口,然后去武大。对于类似这样的大批量季节性游客,武汉地铁能否推出“一日票”,为武汉旅游业做出贡献。
细心的网友还听出了,车厢语音报站中,英文报站没有换乘信息,动态站点图也没有详细指明换乘方向。希望这些能够在试运营前得到完善。
这些年轻地铁迷们,因为热爱这座城市,所以希望武汉更好,他们的愿望就是武汉地铁线路一条更比一条好。
花絮
便捷吃完饭出门也能赶上高铁
试乘市民张兰萍和罗敏有着同样的体会,就是4号线一期开通后,她们的家人出差更加方便。
张兰萍的儿子在香港上班,每次放完假回去,需要先在武汉站坐高铁到深圳。以前怕堵车,儿子都要提前出门,每次都吃不了妈妈亲手做的午饭。
“现在可好了,儿子可以吃了午饭再去坐高铁。”张兰萍说,自己家住中南二路,可直接在中南路坐4号线去武汉站。
罗敏家住汉口北湖,老公经常出差,每次回来都要花2个多小时,4号线开通后,回家更方便。她更加期许2015年3号线的开通,“菱角湖站在我家附近,到时出行更方便了。”
舒适感觉很平稳婆婆开心“耶”
昨天,来自中南路街洪山坊社区的银发婆婆们成为记者追逐的焦点,年纪最大的何友莲婆婆今年75岁,家住中南一路,老人坐在4号线车厢内,乐得合不拢嘴。
何友莲婆婆说,感觉特别好,4号线更加平稳,比起公交车更是强多了。
白发婆婆们坐成一排,对着摄影记者的镜头,开心地比起“耶”的手势。
方便最小试乘者体验儿童扶手
昨天下午,一位小朋友跟着妈妈一起试乘,她叫陆佳薇,今年10岁,就读于昙华林小学,是试乘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陆佳薇眼睛大大的,对4号线一期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在铁机路从站台上到站厅时,小佳薇和刚认识的“奶奶”一起走楼梯,和2号线不同,4号线设计了高低扶手,小朋友们也可以自己扶着走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