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2018 年铁路暑运圆满收官,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6.5亿人次,同比增长10.5%,再创铁路暑运新高,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中国经济网 9月1日)
暑运年年有,客流节节高。2018年暑运,铁路以6.5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再次刷新历史成绩。大数据背后有“星罗棋布”高铁网络的助力,有铁路部门对运力的科学调配,有拥抱“互联网”的技术支持,有铁路人的汗水奉献,等等。在满足数以亿计人们出行需求的同时,铁路也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了乘车体验感。
实行“市场化开行方案”,满足各时段及突发客运需求。在暑运的第一天7月1日,铁路部门根据人们出行大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列车运行图,在充分发挥加密“铁路网”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安排日常图、周末图和高峰图。其中,周末图比日常图多开动车组列车193对,高峰图比周末图多开动车组列车364对,努力实现运力投放与客流需求精准匹配,满足日常、周末、小长假、春暑运及突发客流需求。此外,铁路部门还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推出了主题文化旅游专列和品牌旅游列车。在一系列以市场需求而变动的举措中,人们的出行需求得到了有力保障,而且增强了人们实现“说走就走”的获得感。
在路网建设不断加密的基础上,加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7月5日,国铁吉讯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意味着动车组Wi-Fi平台建设经营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对于推动高铁网和互联网“双网”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一个是最大的线下客运网络,一个是最大的线上服务网络,两者的深度融合,可打通线上线下的互联互通渠道。我们在“自主选座”、“连续换乘”、“刷脸进站”、“互联网订餐”、“微信支付”等等中已享受到了“智慧出行”的方便与快捷。今年5月12306网站又新增支付宝接收通知方式,同时,铁总计划于明年全面推广电子客票,届时旅客或可实现“刷手机”、“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实现智能出行体验明显提升。
“铁路勇士”鏖战高温、抗风斗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与担当。7月中旬以来我国高温超长待机,多地气温突破当地历史极值,有这样一群铁路人,因为工作环境无法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因为工作安全需要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任由汗水将衣服浸湿无数次。他们不惧高温的“烤验”,在平凡的岗位上日复一日的挥洒汗水。在铁路线路遭受暴雨、台风侵袭时,又有一群铁路人顶风冒雨抢修线路,身赴“灾区”抗击险情。7月11日,四川绵阳连续强降雨导致洪水冲击宝成铁路涪江大桥桥墩,成都机务段两位90后司机,驾驶两列四千吨级重载货运列车驶入涪江大桥,用火车重量压住桥梁,抵御汹涌而至的洪水。正是有了这样一群“抗高温、斗风雨”的勇士,才让我们在这个夏天能够安全出行、清凉出行。
6.5亿人次的运送量是广大旅客用脚印为铁路暑运“打”出来的分数。这份成绩单凝聚了无数铁路人的努力,展示了高铁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是对铁路服务质量的一种肯定。随着路网建设的不断拓展,“客运提质”计划的逐步落实,选择铁路出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运送量也会再次刷新。(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