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尔静
1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学生“减负”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陈宝生认为,减负、负担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合作、共同努力。
陈宝生对“减负”的问题进行了一次明确的界定。他认为,我们要减的负担,指的是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这一部分,但在这个以内的,“我们把它叫做课业、学业,叫做必须付出的努力”。这里就存在两个范畴的“减负”,一个是教学框架下的减负,包括科学的教学管理,改革考试评价方式,规范教师授课,譬如“绝不允许课上不讲课下讲、课上少讲课后讲”;另一个是社会层面的减负,主要是规范教育秩序,治理整顿各类培训机构。
“减负”政策的初衷,是减轻不合理的负担。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其实可以自主选择课余兴趣的发展。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提倡下,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艺术、运动、文化等各方面训练的机会。但现实情况是,大量培训机构不但没有成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反而将“唯考试论”发挥到极致,倒逼着家长学生们拥挤在培训之路上,负担不轻反而加剧。
培训机构的发展,固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诱因,但大量培训机构的恶性竞争,超前教、超前学,违规办学、没有资质办学的大量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风气的问题。政策不可能穷极所有的情形,如果人们总是把一项政策背后潜在的利益算计得无以复加,任何政策都可能面临被裹挟、变异的状况。譬如出台住房限购政策,本是为了规范住房市场,但结果又出现了各种假离婚、办假证,这都是极端功利主义的表现。
一些艺术方面的培训,往往也变成了各种考级、拿证的训练。学习乐器不是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了音乐考级证书;学习舞蹈不是为了艺术熏陶,而是为了报考特长生。这种培训文化中,最终服务的还是一种“成功学”。一些培训机构在营销手段上,甚至鼓吹“唯考试论”的合理性,宣传它的“积极意义”,培训理念上就不是为了真正的学习。社会上对应试教育有各种诟病,但又有那么多的人和机构,将应试教育的弊端“发扬光大”。
减负甚至教育改革本身,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孤立地发展。各种教育改革举措的推进,往往也取决于社会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譬如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办培训,但如果不是真正热衷教育事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而是不懂教育的人把各种营销学经验带过来,把市场搞得“风生水起”,最后社会资本就没有形成有力的补充,反而滋生很多恶果。
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也需要社会普遍树立正确的成功观。改革并不是把一个制度设计好了,它就可以凭空运转;如果极端功利主义盛行,制度都变成了算计,制度设计往往就被带偏。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许多改革的推行也可以事半功倍。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