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从新华社授权发布的会议新闻稿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央稳中求进的自信和精准发力的决心。会议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要长期坚持。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应如何理解“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呢?笔者以为,“稳”和“进”作为工作总基调的两个方面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就像一个人走在路上,必须两条腿齐发力,才能行“稳”“进”远。
“稳”是“进”的基础,无稳则难进。稳的内涵,从经济意义上看,是要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妥的工作举措,通过“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为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稳实的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从社会意义上看,是要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择校热”“大班额”“看病难、看病贵”“网上虚假信息、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妥善解决,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从政治意义上看,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既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更离不开内部的安定团结,在这个层面上,“稳”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经济建设之外,打赢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等重大攻坚战,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咬定青山不放松”,稳扎稳打出实效。治大国如烹小鲜,上述还只是从宏观上对“稳”的阐述,具体的操作层面更是不胜凡举,没有“稳”的形势和局面,就无法为“进”提供坚强保障,即便“进”取得了一些成绩,终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进”是“稳”的目标,不进则难稳。进的要求,从微观层面看,是要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各种改革措施和激励手段,在“完善产权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化解过剩产能”、“推进军民融合”、“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多点突破;从中观层面看,是要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通过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地方债管理,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培育一批经济发展新动能,在破除各种歧视性限制和隐性障碍中不断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从宏观层面看,是要通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并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全面开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更大进步。当然,发展“进无止境”,我们的目光还要瞄向海外,瞄准世界领先,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疲软的大背景下,我国既有的发展水平和成果还难以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必须“快马加鞭”,迎难而上。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精准清晰,地方对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迅速有效,社会各界围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同心圆一起努力,我们坚持蹄疾步稳,就必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要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取得新的辉煌。
稿源:荆楚网
作者:薄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