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去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给予明确答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习近平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干流里程最长的省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承担着一江清水向东流、一库清水往北送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一方面呵护母亲河,湖北义不容辞,生态红线,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另一方面还必须在保护长江生态的前提下,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资源发展湖北经济,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长期发展战略。这对于湖北全省上下无疑都是一场考验智慧与执政能力、水平的大挑战。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就是要“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让这条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把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地处长江之“腰”、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湖北,正在全面深刻领会总书记指示和国家意图,以打造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航运中心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为目标,挑起长江经济带“脊梁”的重担。
保护与发展大计重在谋略,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就是行动纲领,就是湖北未来经济发展的主线。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湖北将长江经济带建设视为最现实、最直接、最受益的机遇,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加快航道、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武汉新港吞吐量突破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是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成功迈进世界内河集装箱港口“第一方阵”。除此之外,打造黄金水道湖北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进入试运行,枯水期最小维护水深提高至3.5米以上,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和3000吨级货船双向通航,长江中游航运瓶颈被初步打通。
而在更早之前,从保护环境出发,明确大力扶持绿色、科技、生态型农业及产业化,湖北就出台并施行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用立法破解“治水”困境,为长江生态保护定调。目前,湖北主要河流水质为良好,符合Ⅰ至Ⅲ类的断面比例为86.7%。三峡库区干流及支流21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标准,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在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对长江生态保护的同时,多年来,湖北在深化与湖南、江西两省的战略合作,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方面也走在前面,颇有成果。未来,湖北省还将加强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交流互动,强化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推进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在长江经济带这根金腰带上,湖北即是长江腰中之“腰”的承东启西,在保护长江生态方面又担当起“上游”角色,通过供给侧改革,湖北不但提前两年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4项主要污染物消减率也分别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 165.5%、143.8%、248.4%和256.8%,强力推进6大类20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设,成为全国示范试点单位最多的省份之一,让“鱼和熊掌兼得”成为现实。找准自身在长江保护与发展中的定位并大有作为,湖北,也让我们看到了长江黄金水道在现代发展理念中的灿烂与辉煌,实践也再一次证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不仅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反而可以相得益彰,不搞破坏长江生态的大开发,同样可以依托母亲河的黄金资源求得经济的长足大发展。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