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欺凌”蔓延至大学,别以为是说着玩
2017-06-17 12:0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6月14日,一则微博让一起校园暴力事件受到广泛关注。陕西理工大学一名大三女生被一名舍友暴力伤害长达4个月,还被经济勒索。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受伤女孩母亲:严重时女儿一天被打4次。贺某与张某不仅是同寝室的舍友,还是同班同学。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10日,张某多次暴力伤害贺某。事发后,贺某母亲王女士从今年春季开学就一直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贺某父亲每月也要来学校一两次。(6月16日《华商报》)

  这起大学校园欺凌案令人震惊!大三女生遭舍友长达4个月欺凌,严重时一天被打4次,连家里每月提供的生活费都遭欺凌者控制。贺某因为脸部和眼睛被张打伤一直不敢回家。人们对校园欺凌并不陌生,但一般仅限于中小学校园,大学校园欺凌现象往往被忽视,因此,看到这起欺凌案,就再也不能对大学校园欺凌不加以重视了。

  其实,大学校园欺凌一直存在。中小学生遭遇校园欺凌,有孩子选择沉默,而大学生遇到欺凌更是如此。对中小学生的管理相对严格,且多数孩子都有家长监护,即便发生了校园欺凌,也容易发现。而大学生全部住集体宿舍,是“半成人”甚至“成人”,一旦发生欺凌,更容易被隐瞒。虽然大学生从生理角度看已属于成年人,但还是有些大学生在心智上暂时无法走出“婴儿期”。这些从中学走出来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不强,面对突然到来的大学人际关系,显得有些束手无策。如果遇见“正常”的室友或同学,尚还能处理好关系,但如果遇到像张某这样的恶人,就倒霉了。

  别看大学生在生理年龄上达到了成人标准,但不少人在心理上并未完全成熟,还未学会在更为复杂的大学环境中处理好人际关系,尤其是遇到个别道德败坏,以欺凌为了乐的舍友或同学,就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且,在欺凌发生后,有些大学生处于“爱面子”等原因耻于向父母或老师反映情况,往往是忍气吐生,任欺凌延续。如此,被欺凌者必然产生自卑、封闭、仇视等心理;潜藏在校园的“戾气”随时都可能爆发。

  虽然这起大学校园欺凌属于个案,而贺某的懦弱,很可能是导致张某对她变本加厉的原因。更值得警觉的是,那些隐藏着的欺凌,如变相欺凌,或故意孤立、排挤同学的“冷暴力”。千万别小看了这样的“微欺凌”带来的伤害。即便有些欺凌没有演变成校园暴力,却也给受害人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总有人认为既然是大学生,就再也不像中小学生那样遇到欺凌会忍气吞声了,因为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都有了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乃至化解矛盾的本领。可别忘了,大学生都是从中小学的环境下长大的,来到大学,有些人并未“断奶”。

  可见,大学校园并非校园欺凌的“净土”。如不加以重视,长此以往,欺凌带来的伤害,就将使被欺凌者每天生活在焦虑和恐惧中,不但影响学业、生活、抑制创造力,还有可能带来极端性报复。同时,还要重视“不破皮、不伤骨”等其他类校园欺凌。今年5月20日,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社会风险与校园治理”高端论坛上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指出,语言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其占比高达23.3%。就是说,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更为成人化的大学,对“软欺凌”也必须认真对待。

  而该校对上述这起校园欺凌案的态度,显得耐人寻味,称“学校不知道,同宿舍的人也不知道”,想依校规处理。从中可以看出,这所大学在管理上很成问题。贺某的伤十分明显,辅导员总该不会不知道吧?由此,“欺凌”蔓延至大学,别以为是说着玩,它就在那里,一定要重视起来。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天放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