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公园突然成为“网红”聚集地,园内莲花池广场内的广场舞被冠以“尬舞”的名称在网络爆红,各种视频直播也层出不穷。这种升级版的广场舞,有人称呼为“抽筋舞”,有人说这是“打架舞”,还有的说是“触电舞”。想要锻炼身体的、想要借此出名的、想要以此盈利的,纷纷赶来任性地扭动身躯。他们无拘无束的舞姿,引来大量围观和热烈讨论。(2月25日中青网)
网络上一群人在广场上群魔乱舞的场景,让人犯难,这是否一种新的舞蹈形式?因为跳舞的主体仍以大妈大叔为主,而且在广场上以收获被围观的快乐为目的,其实还是广场舞。但是加入了直播的利益诉求,广场舞“变种”,成了让人尴尬制造话题的“尬舞”。因为是公共空间的精神生活,参与者多是大妈大叔,并没有违法行为,公园管理人员也是听之任之,认为“只要围观跳舞别踩踏花草”,随你怎么跳去。
这世界不违法的事多了,但不违法不等于都能做。广场舞最初因为公共空间的扰民,和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内敛性格而备受争议,甚至被一些个人以极端行为抵制。广场舞演变成了尬舞,捎带赋予了直播的商业诉求,让人尴尬的同时,自己获得了打赏,显然超出了个人的权利边界。因为兼顾了其他人的权利边界,公民若要肆意放松,大可去迪厅跳舞,谁也尴尬不了谁。在外国还专门有狂欢节,让市民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尽情挥洒激情。尬舞,显然是一种公共空间里利己损人的广场舞变种。
心理学分析,“尬舞”有心理疏导的功效。广场舞以公共场合的被围观,满足了一群逐渐在家庭处于疏离地位的大妈的心理需求。而尬舞或两人作打架样,或作抽风状,各种丑态毕现,公共场合的表演类似于原始部落的巫师仪式,对表演者而言,这种心理释放,其实是某种家庭精神生活匮乏的弥补。因为直播的粉丝激增和打赏刺激,反而赋予其合情合理的心理暗示。“尬舞”的出现和爆红市场,其实也反映了部分群体精神生活的供给不足问题,和公共空间里公共生活界限不明问题。
不管怎么说,广场舞已经以其顽强生命力,不断侵占公共空间,尬舞虽然有其精神疏导之功效,但毕竟被直播的利益输送释放了无节制欲望,利己损人不该成为公共生活的内核,关键是拉低了市容,公共空间的群魔乱舞甚至可说是有伤风化。
尬舞虽high,终究是 “广场舞+直播”结出的怪胎,即使不违法,但影响市容,城市公共生活中还是该少些尬舞,这种舞蹈虽然有心理疗效,但不宜在其他城市模仿推广。也请网络直播别再以“尬舞”之名带坏了广场舞,尴尬癌都犯了的路人,耐心其实是有限的。
稿源:荆楚网
作者:程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