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的法国妈妈 特意将女儿送进中国学校
2015-10-28 09:28:23 来源:长江日报

 
 

汉网    (刘嘉 通讯员卢欣玲 邹永宁)昨日,武汉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一(2)班的同学们在课间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在他们之中,有一个金色头发、棕色眼睛的6岁法国小女孩叫欧亚娜,说着流利的中文。虽然妈妈就在附近的长江国际学校当老师,但却把欧亚娜放在普通学校上学。

3年前,因为爸爸来武汉工作,欧亚娜一家人从法国搬到了武汉,住在金色港湾。在法国,孩子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但为了让孩子能学一点中文,妈妈Karine就把4岁的她送到了神龙幼儿园。她的哥哥姐姐,则在家附近专门招收外籍学生的武汉长江国际学校上学。

今年秋季,从神龙幼儿园毕业后,夫妇俩却没有让欧亚娜去国际学校,而是继续选择了“中国式教育”,让她与普通中国孩子一样上学。妈妈Karine说,选择“中国式教育”,一方面是考虑到欧亚娜中文基础好,在中国幼儿园上学很开心,相信她能够适应中国学校;另一方面,她也希望女儿能尽量融入当地环境,吸收中国文化。“法国文化我可以自己在家教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非常优秀,女儿在中国式学校才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作为国际学校的老师,Karine把中法的教育做了一番比较。在法国,小学阶段每个班不到30人,数学课以玩游戏为主,孩子们在周末不会有作业,假期多,几乎每隔一个月就能放两三个星期的假;她所在的国际学校情况与此类似,每个班人数不超过20人,下午3点左右就能放学。而看过欧亚娜课本和校园生活,Karine觉得中国学校在行为规范方面强调得更多,知识传授更为系统、科学。在她看来,“两种教育模式虽然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学到知识,成为更好的人。”

学校开设了很多兴趣选修课,欧雅娜正在学跳民族舞和弹古筝。Karine对此赞不绝口。她说,法国学生放学很早,想在感兴趣的方面多学习,就要自己报培训班;中国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上兴趣班,体验到丰富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帮工作繁忙的家长解决了托管的问题”。

除了欧亚娜,经开实验小学还有一名三年级学生,也来自法国。据了解,从2006年至今,武汉市共有200余名外籍子女在公办普通学校就读。

链接>>>

欧亚娜的中式生活

在家回答问题也举手 单独跟装修师傅沟通

昨日下午第二节课是“品德与生活”。老师提问,为什么上课时不能玩文具盒?欧亚娜马上举手回答,“因为这样既学不到知识,又不尊重老师”。课堂上,老师提的每个问题,欧亚娜不停举手。只有在不知道答案时,她习惯性地耸耸肩,让人觉得和中国孩子有些不同。

举手这个习惯,被欧亚娜带到了家里。前几日,妈妈Karine问孩子们谁想喝酸奶,欧亚娜像在课堂上一样举起了手,惹得哥哥姐姐们哈哈大笑。

下午第三、四节课,是兴趣选修课,有舞蹈、古筝、书法等特色项目。欧亚娜选学了中国民族舞课。最近,因为“古筝声音好听”,她开始学着弹古筝。“认识了古筝,才知道中国古代的乐器也这么好听,弹古筝的动作也美,想一直学下去”。

经开实验小学副校长卢欣玲介绍,学校开设了53门兴趣选修课。“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既有国际化眼光,又有浓浓的中国味儿”。

虽然Karine给自己请了中文老师,但欧亚娜还是全家中文最好的一个。平时老师要与家长沟通,欧亚娜就帮忙翻译。几个月前,家里安装窗帘,大人们都用蹩脚的中文比划着跟装修师傅沟通,欧亚娜“看不下去”,主动当起了翻译,并单独跟师傅对话。

上小学后,欧亚娜有了更多的中国朋友,说中文也更大方。昨日下午,Karine来到教室接女儿放学,欧亚娜兴奋地抱着妈妈,给她介绍墙壁上贴着的同学照片,“这个,还有这个,都是我的好朋友”。

欧亚娜的班主任童钰琳说,虽然是法国孩子,但欧亚娜和同学们相处得很融洽。因为漂亮的法国面孔,欧亚娜在同学们中还是挺有“威信”,同学们都很愿意听她的话,老师们会请她帮忙管理班级纪律。(刘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