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黄石10月2日电 从正县级职位上退下来,张友山本可以好好休息;但看到家乡贫困,村庄荒败,他回乡扛起村书记的担子,梦想把贫弱消沉的家乡,变成充满活力的新农村。10月2日,中国传统的重阳节,张友山放弃与家人团聚机会,留守村庄陪村里老人过节。
“我是一名老党员,老干部,干这些是应该的。”63岁的张友山告诉记者。
张友山现任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办田垅村村书记。2012年,他从黄石市工商局副局长(正县级)位置退休,日子清闲自在。
田垅村是张友山的家乡,也是省级贫困村。它有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湾,共420多户190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在外打工或租住,留守村庄的仅600多人,以老人、小孩为主。一到晚上,村里黑灯瞎火,俨然“无人村。”
此外,田垅村农田抛荒现象严重,人均年收入仅5000多元。集体经济零收入,集体资产负债50多万元。该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17个党员平均年龄近58岁,已三年未发展过党员。该村党支部书记,空缺一年多,村干部3年多未领过工资,村委会大门也是常年紧闭。
田垅村迫切需要一个能人,来管理村庄。金湖街办的领导,把目光聚集到张友山身上,轮番做其思想工作。犹豫了许久,今年7月28日,张友山不顾家人反对,卷起铺盖住进村委会。
“我对家乡情况比较了解,也有一份乡情,看到家乡那个样,撒手不管于心不忍。”张友山说。
张友山坚信“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党支部”。第一把火,他从对村干部的五项整顿烧起。整顿思想,他培养村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整顿作风,他把责任机制落实到人;整顿纪律,他要求村委会一天24小时有人值班;整顿财务,他明令每笔支出必须三人签字才奏效;整顿环境,他每天早上4点起来打扫村委会。
治好了党支部身体,他开始谋划大事:开展“十必访”制度,天天下乡听民意解民难。一根电线落在路中间,挡住村民去路,张友山砍来一棵树,把电线撑起来,手磨起血泡;公路狭窄,两侧杂草盖住路面,他带领村干部除草修路;村民居住分散,晚上摸黑不敢出门,他多方筹措资金,为5个湾子安装了路灯,剩下两个湾子的路灯,也会在今年年底完工……
仅2个多月,田垅村的变化,已让村民惊诧不已。村民越来越信任张友山。遇到点啥事,第一时间呼叫的是“张书记”。
如今,张友山一个人吃住在村委会。其儿子、儿媳在北京工作,老伴也到北京照顾孙子,多次让他去帮忙,他都没有去。上任两个多月来,他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他有个好友是老板,高薪聘请他去帮忙管理公司,他拒绝了;好友知道他的性格,没有强求还送来两万块钱,他全部入了村里账目。
“也没往(工资)那方面想,只是想着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把事情办好,乡亲们满意了,我就踏实了。”张友山说。
金湖街办党委委员,负责组织工作的黄海咏表示:今年以来,金湖街办创新用人机制,打破年龄、学历限制,请一些退休的老干部们回乡亲任职,张友山就是其中一位。从田垅村这两个月的变化来看,张友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张友山告诉记者,现在当务之急是先改变村庄面貌,然后再通过招商引资或村里能人,把抛荒的土地集约流转,利用起来。
“村里富裕了,在外的乡亲们自然愿意回来,到时田有人种屋有人住,多乐呵。”张友山说。(完)
(原标题:湖北一退休干部回乡任职 欲变贫困村为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