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荆楚网
临空经济作为新兴的区域经济形态,已经在中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部重镇武汉如何抢占“先机”?5月9日,“中部临空经济区发展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众专家学者们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临空经济”在中部地区的发展之路,为临空经济腾飞支招献策。
知名投资人、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九霖在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认为,临空经济就是流量经济,在机场的客流达到1000万人次/年,货流达到20万吨/年的时候,才真正具有发展临空经济的基础。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570万人次,全国机场排名第13位。中部地区中,排名第二,落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1位。
作为从事航空事业发展二十余年的大咖,陈九霖强调,在国际视野下发展临空经济要有“一盘棋”思想 、“跨界”理念、“互联网”思维,必须重视资本运作和开发临空化。
所谓“一盘棋”,他详解为临空经济区应形成全区统一大思路、大规划,形成加快推动临空经济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现场嘉宾、武汉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对此持相同观点。2013年,武汉市东西湖、黄陂和孝感市孝南部分区域,即“两市三区”被纳入武汉临空经济区规划。伍新木表示,目前,武汉临空经济区内的两市三区应成“合力”发展,定位清晰,避免重复建设、相互竞争。临空经济区的产业布局、项目引进,应以符合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为前提,避免造成经济建设与机场运行安全的矛盾。
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认为,武汉是中国东、中、西部互通的桥梁和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战略平台。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两市三区应在服务上形成竞争,产业上达成合作,临空经济区会成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引力。
对于“跨界”理念,陈九霖认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要以机场为节点,以沿线交通为轴,以周边区域为面,“点—轴—面”拉动城市腹地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向临空经济区聚集。
伍新木认为,武汉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应形成合力,优化临空经济区与多种交通方式间无缝对接。
此外,天使投资人、中国长远控股董事局主席刘小鹰从发展空间、总部经济、要素集散、综合服务、人文氛围等方面展开,分析了高端服务业对临空经济承载能力的期望。
论坛最后设置“巅峰对话”环节。众专家将临空经济区升级破题的引擎指向了产业园区。专家们特别指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依靠产业群集的力量,产业园区的规划对形成临空经济区合理的产业群落和产业链至关重要。临空经济的发展对于提升武汉经济外向度,扩大交流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
“中部临空经济区发展高峰论坛”由湖北民营经济研究院主办,CMD新华光·华中国际空港高新区、创业e家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