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艺家莎莱去世 曾任《黄河大合唱》女高音
2014-02-19 11:03:01 来源:汉网

来源:长江日报

\
 

领唱黄河宝塔巍巍纺棉纱

谱写九歌大江滔滔颂英魂

昨天上午7点35分,老红军、著名文艺家、武汉市文联原主席、党组书记莎莱在武汉协和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1岁。明天上午9点半,莎莱的遗体告别仪式将在汉口殡仪馆举行。

15岁,她奔赴延安,担任《黄河大合唱》中《黄河怨》的女高音独唱。在延安时,谱曲创作了革命歌曲《纺棉花》。解放战争中演《白毛女》中的喜儿。上世纪80年代,她参与创作大型歌舞诗乐《九歌·屈原》,获文化部“文华奖”。90岁时,在病榻上仍在给《中国梦》谱曲写词。她就是莎莱,“战地百灵”,一生用音乐战斗。

她,一生用音乐战斗

莎莱原名李如琳,1923年生于安徽。莎莱的外祖父1922年加入共产党,父母也是共产党员。从小的耳濡目染,让莎莱很早就有了革命意识,1936年,年仅12岁半的莎莱宣誓参加革命,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3岁,她就成为一名地下党员,站岗放哨、唱救亡歌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怀揣救国热情的莎莱在两个姐姐的带领下,和同学流亡会一起离开北平,奔赴革命中心延安。

莎莱曾说,延安,是那时年轻人的向往,去之前她就看过斯诺的《西北印象记》,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到那样的环境下去锤炼自己。1938年2月,莎莱到达延安,虽然从小能歌善舞,但到延安后,她首先去了党校学习。

到达延安不久,莎莱的文艺才能就被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发现。冼星海希望莎莱去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怀揣革命梦想的莎莱当时还拒绝说,“年轻人就要学政治,唱歌又不能打鬼子。”冼星海告诉莎莱,“你说错了,歌声一样可以打鬼子。”就这样,莎莱调入鲁迅艺术学院,师从冼星海,也见证了《黄河大合唱》的诞生。

1939年5月10日,《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中央党校的礼堂演出,冼星海指定由莎莱担任《黄河怨》的女高音独唱,这是一首情感要求和演唱技巧难度较大的女高音独唱。当时毛主席看完演出,连声说了三个“好”,莎莱也泪流满面。

《黄河大合唱》面世后,对群众的抗战热情起到了极大的鼓舞。莎莱从此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除了演唱之外,还在冼星海的指导下,开始谱曲作词。

在延安,莎莱谱曲创作了革命歌曲《纺棉花》,该曲后来被收录到我国小学音乐课材。此外,还有《向前向前,前进》也受到老百姓欢迎。

解放战争中,她饰演了《白毛女》中的喜儿,深受群众的喜爱。

1949年,随着南下大军的滚滚洪流,莎莱来到了江城,开始了她和武汉长达60余年的情缘。扎根武汉后,莎莱长期担任武汉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武汉音乐家协会主席。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主要组织者与领导者,莎莱策划举办了我国四大音乐节之一“琴台音乐会”,对推动湖北武汉音乐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国的音乐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和平年代,她创作了《抗议北约炸我驻南使馆》、《白衣战士》、《大海啊请你停一停》等作品,还为一些特殊团体谱曲写词,比如为癌症患者创作的《抗癌战斗曲》,鼓励他们与病魔斗争,还有《我们是新农民》,赞颂新农民的生活热情。

在其艺术生涯中,莎莱创作了《九歌》等数百首歌曲、5部大型歌剧、儿童歌剧以及器乐作品。

90岁时,她仍在病榻上给《中国梦》谱曲写词。

“战地百灵”是人们对莎莱的尊称,她就是一生以音乐战斗的女英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