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湖北红安县通过对3年来受处分的358名干部跟踪管理,重新提拔任用或重新使用了27名认错改错、业绩突出的干部。(4月25日中国网)
长久以来,关于干部任用制度的争论颇多,其中,尤以干部“能上不能下”表现甚之,众所周知,在当前的干部管理制度下,干部们只要不犯大错,优哉游哉仕途就会“一路向上”,有些地方,即便个别干部犯了大错,有关部门也会让其高调免职,低调复出,美其名曰“保护干部”,这也成了“首选动作”。有鉴于此,许多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懈怠,为官不为,甚至乱作为,胡作为的不正之风便开始蔓延。
实际上,“为官不为”早已是老生常谈,在从严管党治吏的新常态下,有些干部始终能变着法儿给“为官不为”找台阶,找借口:抱怨福利打了折扣,权力“含金量”大降,如今“官不聊生”者有之;吐槽条条框框太多,有了束缚,放不开手脚者有之;嘀咕多做多错,不干不错,当起“甩手掌柜”者有之……“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成了如是庸官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历史长河纵贯五千年,如何为官的名言警句不胜枚举,既有“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的凛然大气,也有“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的严谨自律;既有“当官要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责任担当,也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做了官,就要感到身上有压力,从而锐意进取、勇挑重担、积极作为,古代官员都有如是的为官追求,难道新时期的“人民公仆”要让其变味儿?
如今的“官”,是干部,是带头人,也是领路者,客观来讲,干部履职情况反映着责任和担当,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和升迁,更是关乎一方百姓的福祉,毫不夸张地讲,领导干部的作风和担当,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晴雨表”。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上的担子也就愈多,担当精神、奉献意识也更显得难能可贵,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才是为官的题中之义,又怎能禁得起“为官不为”来抹黑?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能上”是种激励,“能下”是种挑战。让不合格的干部“真下”,并不是为了惩戒处分、排斥打击哪个干部,而是要建立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政治生态,让肯干实事的实干者能上,让无所作为的慵懒者出局,让有为者有位,向不为者问责,构建起“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工作机制和用人导向。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高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