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伟:破解“三点半难题”需打好“组合拳”
2017-04-12 16:22: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下午三点半,孩子放学了;下午五点半,家长才下班。这个尴尬的“时间差”,让家长们疲于奔命。要么总是请假早退,要么干脆辞职,而许多家庭则选择请“银发族”早送晚接。放学了,谁能来接我?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各方为难。(4月10日《人民日报》)

提前放学,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这本是让人拍手叫好的事情。但是由于一些学校特别是小学,在下午三点半或是更早时间就放学了,与五点半才下班的家长之间存在着尴尬“时间差”,出现了接送和监护的“空档期”,形成了“三点半难题”。

在社会保育机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三点半难题”已经成为了家长的“心头患”。为了接送孩子,家长要么选择迟到早退,要么干脆辞职,要么搬救兵请“银发族”早送晚接。而对孩子课后的时间管理,家长们也不敢掉以轻心。既有升学压力在,不敢“浪费”这些宝贵时间,让孩子无所事事,又对市场上的良莠不齐的托管班资质很是担忧,食品卫生条件、老师辅导水平都让人难以省心,经济负担也会增大;而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些特殊群体的“三点半难题”更是亟需解决。因此,要破解“三点半难题”需要打好“组合拳”。

首先,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过去一段时间,学校更多的是扮演实行“限时令”的角色,时间到了,校门关了,学校也就不管了。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积极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发挥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补位,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既不给学生增压,又让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教育。孩子的教育不仅是家庭的、学校的,也是整个社会的,要形成全社会的大教育观,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相关保育机构,加强对托管所等课后服务机构的管理。重点发展社区教育,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体育馆、活动中心等资源,让学生课后可以去的地方多起来、方便起来。

最后,家长要对孩子的课后时间要一如既往的关心关注。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实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基础上开展的,选择校外的课后服务机构也需要家长多留一个心眼,选择有资质的、有保障的机构。家长不能因为有了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就放手孩子的成长,而要负到监管人的责任。

此外,北京、上海、南京、济南等城市都在积极探索“三点半难题”的解决办法,这些都是先行先试的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相信在政府的指导下,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努力下,“三点半难题”最终会成为“三点半舒心”。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均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