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活泼、老少“通吃”、时代清流,无疑是对当下热播的《人民的名义》最恰当的形容。没有小鲜肉和大长腿,也没有各样的花式预热炒作,更是拒绝了一切形式的低俗。老戏骨的专业精神、现实案例的旁征博引、直面政治生态的非凡勇气,成功的赢得了全民持久性刷屏下的“大流量”。
一部反腐剧,能够持续“霸屏”,多少令人有些意外。更加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它在“长腿欧巴”与“宫廷之斗”的浸染下成长起来的90后乃至00后中间也备受“青睐”。“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你萌的“人民CP们”、达康书记表情包等等持续刷爆网络,让本身严肃的政治题材影视剧,也不乏全民娱乐的画风。
说起反腐类影视剧,前些年的《使命》《国家公诉》也一度受到民众的喜爱,但达到如今持续霸屏之盛况真可谓是创下了历史新纪录。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由于政治生态的复杂微妙,窘迫于边界的不好把握,许多政治类影视剧在还未与观众见面就被封藏,即使能通过播出也被剪的支离破碎,在表达力度上大打折扣,对敏感问题蜻蜓点水拂面掠过,对老百姓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反思没有力度、不接地气,从而造成了很多政治类影视剧往往都“雷声大,雨点小”,很难在观众中产生共鸣。
虽然说《人民的名义》是打着“10年后反腐剧重返荧屏”的重磅旗号登上湖南卫视,也被誉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电视剧”,但在我看来,这些响亮的口号都不是这部剧如此刷屏的最关键因素。敢于正视当下的社会政治生态,敢于倾听老百姓的声音,愿意与老百姓开诚布公、坦诚相见,积极回应着严惩腐败的民心所愿,这才是这部剧与受众达成握手的最关键因素。
官商勾结、小官巨贪、潜逃国外、网络直播,这些不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吗?“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苦怕了……”多么熟悉的台词,我忍不住捂起了耳朵。“党风政风,包括社会风气,是该变一变了,再不变,老百姓要骂娘了”“现在的有些干部,很多都是带病提拔的”……这些尖锐犀利的台词,真实有力,句句却道出了百姓的心里话。沙李配、汉大帮,也让“侯门深似海”的官场生活真实的展现在百姓眼中。
剧中一位干部的话令人印象深刻:“过去,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做坏事;现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会做好事。”这种信任危机却着实是严峻的社会现实,这也是干部队伍的腐败所“长出的恶果”。十八大以来,反腐态势持续高压,反腐力度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没有任何人会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样渴望去除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所赢得的民心,所累积的民意,都在《人民的名义》中实现了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开化政治生态、与百姓开诚布公坦诚相见、严惩腐败绝不姑息、为百姓利益代言,这才是人民的名义。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魏显勇(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