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伟:《人民的名义》受追捧彰显反腐的民心所愿
2017-04-06 12:50: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人民的名义》近期在湖南卫视热播,沉寂十年的反腐题材剧高调复苏,与现实中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交相辉映。号称中国版《纸牌屋》的《人民的名义》,将反腐剧和政治剧合二为一,还原了中国官场现状的很多规则和特点。本剧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定义为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4月4日《华西都市报》)

《人民的名义》开播后口碑一路发酵,豆瓣评分也一路飙升至9.1分。作为一名90后,笔者的朋友圈也被该剧刷屏,正如一些网友所说的那样,“不看剧,都没法和别人聊天了”。在为该剧跌宕起伏的剧情叫好、被张丰毅、侯勇、吴刚这些“老戏骨” 精湛演技折服的同时,“好看”“过瘾”“点赞”的背后更是人民群众反腐态度的直观体现。

人民群众最痛恨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最痛恨各种特权现象,这些现象对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具杀伤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和拥护,让群众在反腐倡廉中增强了获得感。可以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腐败得人心、顺民意,是民心所向;在于人民群众为反腐败提供了最深厚、最强大、最坚决的支持力量。

然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取得的一系列反腐成果更多的是记在案例里、藏在高阁上,相关的文艺作品则处于缺位状态,敢于直面现实的作品并不多,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更多的体现在一些实地采访和调查问卷中。当《人民的名义》以最大尺度呈现反腐现实,给观众带来最直接的视觉冲击,恰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反腐的民心所愿。

反腐没有禁区,影视创作也不应该存有盲区。一部好的反腐题材影视作品,既是那些冲杀在捍卫党纪国法前线执法者的强心剂,也是对那些正在奢靡腐化的官员们的防腐剂,更是对民众企盼依法治国政清人和心灵上的清新剂。期待更多的体现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影视精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回应人民群众对风清气正的社会期盼。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均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