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长假电影票房低迷,有人开玩笑说这是因为大家都在家里刷一部“神剧”。由陆毅、张丰毅、吴刚等主演的《人民的名义》可谓中国电视圈平地一声惊雷,3月28日起它在湖南卫视的热播,立刻引发收视狂潮,这标志着沉寂十年的反腐题材剧高调复苏,与现实中轰轰烈烈的反腐行动交相辉映。有人说“看了前三集就入坑了,不仅拍的精彩而且真实!”(4月4日《华西都市报》)
这部电视剧上映伊始,就引发了包括制片方在内的各界都未曾预料的“旋风般的刷屏效果”。而与之相对应的,一是上映之前有关方面并未组织宏大的宣传造势合舆论渲染;二是上映的大背景是近十余年来反腐题材电视剧逐渐淡出荧屏,几乎形成了空窗期。但越是这样,《人民的名义》就越是显示出其的征服力,甚至在90后年轻人主导的豆瓣网上,这部剧的评分从9.0高开,播至第四集时评分已达到了9.1。期间,《人民日报》也连续发布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头条,对《人民的名义》评价颇高。
目前来说,《人民的名义》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团队,都是业界一流,这固然成为影响收视率的重要因素,但与之相比较,更重要的还在于她相当真实地揭示了当前的政治生态,相当一部分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迹可循。从省委常委会会场的布置到领导干部办公场所的面积方位,都相当考究真实,这对于高层政治生活在大众眼中依旧充满神秘感和好奇感的当下,无疑具有“打开天窗”的深刻意义,让民众感受到反腐的操作流程以及面临的种种制度短板,从而杜绝了任何有关“黑幕”“政治斗争”的不实之词;把作为党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发腐败斗争的本来面目如实呈现在公众面前。
另一方面来说,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这部剧尤其得到年轻人的肯定还在于它回应了反腐败斗争的民心所愿。以娱乐类节目长期为人所关注的湖南卫视首播、名称是惯性思维中泛泛的《人民的名义》、这种看起来存在时空距离的点连起来却构成了一种颇为令人意外的收视景观。这其实也说明,社会政治类文艺题材并非与普通青年的价值选择格格不入;只要传媒渠道到位,十八大以来将反腐败斗争的经验、实践可以讲述好,而不是只能束之高阁,成为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各种谈资笑料。
应该说,该剧对“刷出了国产剧反腐题材新高度”等等溢美之词完全受得起,其走红绝对不是偶然的。这其实也是提醒我们,文艺当为人民而歌,文艺当为生活而歌,文艺当为火热的社会实践而歌。我们也应该有理由相信,这部源于现实又出于艺术的大剧,在走红背后,也能警醒到更多当为人民服务的人,真正将“人民的名义”记在心间、做在脚下。而这也正是它在走红同时所该肩负起的社会价值。
稿源: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