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编钟的地方还有哪些宝贝 600平方公里产生7项国家级考古发现
2018-09-26 13:20:37 来源:汉网

 

    曾侯乙编钟

    郭家庙墓区一辆车配四匹马符合“诸侯驾四”礼制

    叶家山墓地出土的文物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翌)9月19日,曾侯乙编钟出土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博物馆召开。有关曾国考古的发掘再度成为考古界热议的话题。近年来,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郭家庙曾国墓地以及文峰塔曾国墓地的考古新发现,证实了曾随为一国,并勾勒出了一个时间上跨越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700余年),空间上以随州为中心、方圆约600平方公里的曾国文化圈。

    4项围绕曾国发掘7获国家级奖项

    长江日报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文峰塔这4项围绕曾国的考古发掘7次获得国家级考古奖项,在国内并无他例。其中,叶家山(2011年)、 文峰塔(2013年)、苏家垄(2017年)均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考古新发现”考古领域两大国家级权威评选。郭家庙(2014年)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

    由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始于199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始于2002年,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并没有在两大奖项之内,但其考古意义影响深远。

    研究楚国文化绕不开曾国文明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曾国一直是周王朝的嫡系势力,其文化具有鲜明的周文化特色,其中不乏对当地南方文化的吸收。楚国偏安南隅,地域狭小,并非主流。

    春秋早期,楚国保持着强大的霸主地位。文化上曾国和楚国有交流、有冲突、有融合,曾国出土的文物也显现出楚国的特征。到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曾侯乙前后,曾国已臣服于楚国,文化面貌属于楚文化的体系。其中,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的“左右楚王”铭文编钟,左右意为辅佐、臣服。曾国曾侯乙竹简的遣册,涉及的内容是楚国的王公、官员、封君,更说明曾国已丧失主权国地位,成为了楚国的附属国,但是曾国仍保持了许多自身的文化传统。

    “虽然楚的势力非常强大,曾国的力量相对有所削弱,但是楚国对曾国这个来自北方古老贵族的国家,一定还是带着敬畏之心,这一点可以从曾侯乙墓中楚王赠送的礼品可以看到。曾楚之间的消长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近几年曾国文物的发掘也将曾楚关系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表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