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网消息(通讯员毛红平 张红林)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驻村扶贫工作已经一个月了。对于红安县政府办驻七里坪镇柏林寺村扶贫工作队长韩拥军来说,村里的一草一木和村民们渴望小康的眼神,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乡亲们的小康梦,就是我工作的目标。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
沉下心,不当“过路人”
2017年5月8日,韩拥军被组织下派到七里坪镇柏林寺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
面对肩膀上的重任,到柏林寺村的第一天,韩拥军就告诫自己,到了村里,一定不能打“机关腔”、犯“机关病”,要把自己摆进去,绝不能当一个“过路人”,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好事、做实事。
为了尽快掌握村情,了解民意,韩拥军带领工作队队员,挽起裤腿就往田间地头跑,和老百姓同坐一条凳,同喝一壶酒,开场子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了解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倾听群众对致富奔小康的意见和建议。他和队员们甘当“跟屁虫”,镇里干部拆旧房跟着去,村民办理低保他们跟着去,村干部调解纠纷他们也跟着去……渐渐地,他们与群众的心越靠越近。
短短一个月,韩拥军跑遍了全村9个小组,走访农户40余户,靠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融入群众。把群众当老师,像一块海绵不断地汲取着丰富的养分,根茎不断向下沿伸……
用真情,为民办实事
“沉底”量民情,竭力解民忧。韩拥军把驻村工作,当做是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不追求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手笔”,只想实实在在、力所能及地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办点好事。
2016年6月,特大洪水席卷而来,给柏林寺村农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破坏,水稻、花生、红薯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韩拥军和工作队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向上级争取,给柏林寺村送来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助村民们抢险救灾,挽回损失。
“这群县里来得人总到我屋来跟我帮忙干活,打扫湾子里面的卫生,问我缺什么,我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帮忙解决了,我都不晓得怎么感谢他们!”70岁的村民黄忠华特别喜欢这些“县里来的人”。
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驻村工作队积极听取群众呼声,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文化广场即将在柏林寺村黄格塆动工,工作队却面临着60余间旧房的拆除和填埋池塘的问题。有的村民坚决反对,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立即共同商量可行方案,召集村民代表大力宣传“五位一体”工作计划,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三天两头上门劝说。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文化广场的建设得以继续进行,工作队员们也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
走出来,当好小康的“引路人”
在韩拥军看来,当一个好的驻村干部,一定要走出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作出长远规划,带强班子,带富村民,当好同步小康的‘引路人’”。
通过调研,工作队找准了制约村级发展的主要瓶颈:村级组织发展思路不清晰、村组干部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不强、农户自身谋求发展致富的路子不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等。韩拥军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组织村支两委及群众代表开展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柏林寺村“真抓实干、谋求发展、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的发展目标和“两个加强、一个推进”的发展思路,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级经济整体发展,增加村民收入;制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一户多策”,拓宽增收渠道。
在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柏林寺村新村部拔地而起,132㎡的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为村民解决了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全村已实现“畅通公路达农家”,村民走得出去、财富进得来;新建垃圾池16个,保证一塆一垃圾池,一户一小桶三户一大桶;光伏发电、健康医疗实现全覆盖;引进富安生态养殖合作社、灵炯苑特色种养殖公司、利亿养殖公司、百家宝奶牛场、土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柏林寺砖厂六大市场主体,全体贫困户均能获益。教育扶贫精准对接,惠及33户141人。19户41人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其中入住园区1户2人,竹林社区9户29人,村五保户分散安置点9户10人;19户原址重建,已有14户于2016年验收,住房安全得到有力保障。41户140人得到生态补偿,43户93人全部高标准享受国家兜底救助政策。
村民们要发展、自我发展的良好态势已基本形成,贫困户“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认识已逐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