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经开区:质效新导向赋能新征程
2018-05-23 10:41:00 来源:搜狐财经

原标题:合肥经开区:质效新导向赋能新征程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孟歌 ■李长龙 王永群

“城市地下空间安全”院士工作站、江淮-百度自动驾驶汽车、机器人小镇、全国最大的冰箱、叉车、挖掘机、轮胎、液压机床制造基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近期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经开区”)内的企业,成为诸多制造业者朋友圈内高频分享的内容。

如同好的科技产品可以迭代升级一样,刚过25周岁生日的合肥经开区,正在不断成长、进化。从最早的汽车、家电等传统制造业,到如今在城市公共安全、人工智能、微电子等领域激荡风云。即便在去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合肥经开区依然保持了速度和质量双提升,在商务部发布的“2017国家级经开区综评结果”中,合肥经开区2017年综合实力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11位,产业基础排名第10位。合肥经开区的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创转升”: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工作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地区生产总值8.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的24%,这意味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仍然是制造业主力军。

大国角力,背后是制造业比拼。作为制造业主战场,在全球争夺制造业独角兽的战争中,如何让自己成为“开发区中的独角兽”,正摆在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的面前。

“经过25年的奋斗,建区之初的‘三为主一致力’任务已经完成,现在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主引擎,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从目前的条件和基础看,前景可期。”合肥经开区工委办副主任俞光远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相比于建区之初,开发区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和家底,再谈干什么、怎么干,意义已然不同。“经开区是制造业主战场,我们一直闷着头发展实体经济,做制造业,大势之下,如果说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但开发区产业升级的空间已经打开,经济发展韧性增强,困难时期,迎难而上,有助于更好处理历史难题。”

经济形势下行,让一些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显露出来。俞光远说的历史难题是各方常说的“腾笼换鸟”,即如何将这部分企业“盘活”。

因为,对已过而立之年的国家级经开区来说,相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发展空间限制一直是压在头上的“一座大山”。用好资源,还要用巧资源,集约高效,回收厂房,二次改造老厂区,这些各地都在尝试,但因种种阻力,成功者寥寥。

在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公司的生产线上,新投入使用的车用摄像机自动化模组把4个摄像头和一个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组成一套360度的全景泊车系统。从以前卖单个产品到现在出售成套产品,晟泰克公司的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在合肥经开区“亩均效益”考评中也因此名列前茅。

合肥经开区“创转升”工作组办公室主任李正茂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合肥经开区陆续印发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厂房管理等四个方案,从规范管理和强化服务两方面入手,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以“亩均效益”为主的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全面促进企业提质增效,有步骤地鼓励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让企业与开发区共同成长。

打造“亩均效益”高产区,以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等为标准,把全区企业分成ABC三类,并出台相应“奖优罚劣”机制,引导企业形成单位资源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进一步促进企业提质增效。目前,经开区340多家占地工业企业中,A类企业已占51.7%,亩均税收超过30万元,是安徽省平均水平的6倍;盘活低效用地3000多亩,成功嫁接、布局优质项目,为优势企业腾挪出了发展空间。

为提高用地效率,合肥经开区针对合同中明确约定、符合产业布局规划的项目进行“催建”,要求企业限期开工建设并约定竣工时限。否则,按照“升级改造、项目嫁接、协议收回、退二进三收储”等方式,清理处置闲置土地。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置换、嫁接和重组改造等,全区实施租赁厂房100%备案制,对132户出租企业、385家承租企业和162万平方米的厂房资源进行全面租赁登记,建立工业企业出租厂房动态管理机制,定期更新信息,统筹对外招商。

“以创新为动力,向质量要效益。”合肥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伟说,在开启“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开发区不再单纯追求速度,更加注意发展质量,着手解决低效用地、低端产能、低效企业和闲置土地(厂房)等难题,实行产业优胜劣汰,激励和引导企业形成亩均产出最大化的发展导向,率先向转型升级的“深水区”挺进,努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新导向体系:立章建制,算大账看长远

尽管合肥经开区在起步阶段享受了开发区的优惠政策,然而,要在炙热的开发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毫不迟疑地走出“靠政策依赖的路径”和“靠要素成本拼杀的红海”,主动转型,坚持“两条腿走路”,即产业升级和服务的因时而异。

2010年之前,集成电路在合肥经开区几乎是一片空白。此后,通富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合肥经开区建厂,其自主研发的先进封测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家。日前,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的300台研发设备基本全部到位,投产后,将有效地填补国内高端DRAM制造业的空白。目前合肥经开区已经集聚了包括设计、制造、封测,以及整机制造等下游配套产业和多晶硅等材料研发上游领域,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已经成形。因为高端引进,在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是一批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内本土企业,其中不少为上市公司。

集成电路是近十年炙手可热的产业,合肥经开区赶上“风口”,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自带的“进化”能力。

“一个地方,不可能在所有行业都有国内顶尖企业,但你要朝着这个方向培育,把产业链内顶级的企业吸引到你的地盘上,这就是本事。”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睿力集成电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宁国表示,区域经济竞争,实际上就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企业,谁就拥有话语权。

“产业升级是开发区永远的追求,要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事。”俞光远说。

而产业由小长大的故事,随着经开区成长一直在进行着。“在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产业,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千亿。”合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露说,经开区智能家电、电子信息及集成电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现代服务业四个产业今年将分别实现千亿产值目标,此外,公共安全、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正集聚发展,最终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存储芯片基地、公共安全产业化基地、全球最大的笔电研发制造基地、全球首个口服胰岛素胶囊基地,聚集形成全球知名产业集群。

从实践来看,产业升级困难在需求侧,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则是在供给侧,政策创新和服务与时俱进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产业“有机生长”,未必要直接给予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补贴,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相比,这些也并非合肥经开区核心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因时制宜,给予企业最需要的“养分”。

“亩均效益”考评是合肥经开区政策和服务创新之一。据杨伟介绍,去年以来,合肥经开区构建“大建口、大招商、大经贸、大空港”发展体制,整合区级国企,创新管家式服务,精准服务企业,对接企业集团总部开展一对一服务;成立社区企服科,在全省率先引进第三方,“四位一体”,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模式,管理服务不留死角。对规划的“十三五”发展,挂图作战,大落实,对城市管理提升、河长制、大气污染防治等长期性、反复性的重点难点工作,责任到人到时到项目,定人定点定进度,对表计时督查督办,抓总抓细,抓实抓成。

“通过盘活嫁接,实现新旧动能有序更替,转换不失速。‘十三五’以来,我们主动融入合肥发展大局,立足新型工业化主引擎新定位,牢牢把握‘二次创业’阶段性新特征,从发展的思路、理念、目标、方法、措施、保障各方面,形成了对开发区经济、建设、社会、党建,系统化工作总布局,以及抓实抓成的科学化工作总逻辑。”杨伟说。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