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销售增速依旧靓眼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6.4 亿元,同比增长 10.8%;归母净利润 87.8 亿元, 大增 35.3%,归母净利润增速幅度远超营业收入增速,主要是由于公司2017年毛利率的大幅提升。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额 1522.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5%,其中产业新城业务园区结算收入额 299.1 亿元,同比大增68%;房地产业务签约销售额1200.5亿元,房地产开发部分的销售金额上升主要是销售价格抬升所致。杭州区域和南京区域销售超百亿,京津冀以外区域销售额占比从上一年的 7%大幅提升至23%。
此外公司发布公告,未来三年(2018-2020 年)在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可分配利润为正且公司现金流可以满足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下,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现金分红,三年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图:公司2013-2017年营业收入及增速(单位:亿元)
图:公司2013-2017年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亿元)
二、毛利率大幅提升,双轮驱动实现强造血
公司2017销售毛利率大幅提升至47.9%,较去年增加1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结算的地产项目销售均价大幅提升,以及产业发展服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司产业发展收入占比逐年提高,2017年达到38.9%,而产业发展收入毛利率显著高于地产开发业务。从分布区域上看,环北京区域营业收入持平,环上海区域营业收入增长 157.4%。公司由“园区+地产”双轮驱动,通过产业新城进入待开发片区,同时完成片区土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公司产业发展能力正在逐步被认可,我们预期随着未来公司园区红利的到来,主营业务对传统住宅开发的依赖将逐步降低,而产业发展服务收入的主力地位会日渐凸显。
2017年公司三项费率上升至17.5%,其中销售费率增长明显,主要是大量引进产业小镇管理人员所致;财务费用率也有所提升,主要是由于公司有息债券较去年大幅增长至1107.8亿。
图:公司2013-2017年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单位:亿元)
图:公司2013-2017年公司毛利率情况
图:公司2013-2017年三项费用率
三、在手现金充足,产业基金开拓融资渠道
截止2017年底,公司在手现金681亿,同比增长49.67%。净负债率为60.1%,处于合理的水平。现金与短期负债之比为2,短期偿债能力较优。公司2017年底应收账款为189.1亿,同比增长99%。公司发展产业园区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华夏幸福PPP 模式越来越受地方政府欢迎,接手项目越来越多,应收账款在数量上也越来越大。
一方面公司以地养产,以销售配套住宅带来的丰富现金流平衡产业园区建设之初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开拓融资渠道。2017公司共落地3项PPP资产证券化项目,募集资金41.1亿元,同年11月,公司与合作方成立中国产业新城基金(津京冀一期),规模75.01亿元,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
图:公司2013-2017年应收账款情况及增速
四、踏准风口精准布局,异地复制遍地开花
2017年是公司的“异地复制”之年,报告期内,津冀以外区域销售额占比从上一年的 7%大幅提升至23%。2017年公司新增拓展产业新城与产业小镇区域共计 21 个,其中19座位于非津京冀地区。报告期内,公司投资运营的园区新增签约入园企业 635 家,新增签约投资额约为 1650.6 亿元,新增结算为产业发展服务收入的落地投资额 545.2 亿元 ,为公司新增产业服务收入 230.9 亿元。
公司卓越的选址能力一直是其强有力的护城河,公司深耕大本营享受了一线城市人口外溢的红利,而后积极开拓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及中原城市群,环上海地区已初具规模。在嘉善地区和来安地区的优异表现,也印证了公司产业新城的异地复制性。未来产业发展将成为新城建设的核心重点,华夏幸福的品牌效应会更加凸显,不断筑高公司在产业新城领域的品牌壁垒,非津京冀地区也会为公司贡献更多收入和利润。
图:截止2017年累计签约入园企业及签约投资额状况
华夏幸福未来的业务布局将迈向更宽广的地区,我们对其异地复制的探索充满期待。在众多房企谋求转型的背景下,公司也可以依托其产业新城或是特色小镇,顺利嫁接多元化的业务,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
————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