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FinTech赋能金融资产交易未来
2018-01-30 11:28:40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一边是整治风暴、后监管时代的来临,一边是人工智能AI、大数据、区块链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在两股热潮裹挟下,曾经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正在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2018年1月,国内首份《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发展报告》在互联网前沿城市杭州发布。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即金融科技深度创新、Fintech唱主角阶段,Fintech正成为当前和未来决定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未来所有互金交易中心会更专注于Fintech类的资产,这个市场领域会越来越大。” 浙江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简称“网金社”)CEO吴志刚告诉记者。网金社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首家获批成立的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公司主要发起人包括中投保、恒生电子、蚂蚁金服。

天生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网金社敏锐感觉到,要适应监管、行业、科技等领域带来的剧变,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分工势必会更加细化, “金融资产交易所未来一定不是大包大揽自己干,而是为各个机构来提供一个能够开展服务的平台。”吴志刚形容。

而要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有对Fintech 资产价值的识别能力、强大的IT能力以及数据风控能力,这一切又回归到了互联网发展的本质——创新。

一场围绕金融科技运用“创新”的竞争正在行业内如火如荼展开。

互联网金融三步走

“我觉得可能在一两年之后,两三年以后就没有不带科技的金融了,金融自己本身就自带科技属性。”网金社首席风控官刘强判断。

若将2012年视作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元年,互联网金融大致经历了金融IT、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三个阶段。

2011年之前,互联网金融更多体现为金融IT技术的普及,金融机构通过IT软硬件来实现金融行业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但互联网并不参与金融机构的业务环节,在金融机构体系内属于成本部门,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1.0时期。

2012年-2015年期间是整个行业的爆发期,也就是2.0时期,其本质是互联网和金融企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汇聚用户,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互联网实现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这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

2016年兴起的金融科技Fintech,则真正让互联网金融步入了深度创新: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最新 IT 技术,变革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提升传统金融效率、解决需求痛点。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在上述报告中指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目前正处于Fintech爆发初期:即新技术和金融开始深度融合,金融科技开始走向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金融IT已经逐渐普及,互联网对金融的渗透率和改造已经较为充分。他认为,未来金融科技纵向(深度)创新将比传统金融 IT 的普及和互联网对金融的横向渗透更加重要。

Fintech竞争进行时

在近几年的观察中,贲圣林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国内目前仅有的六家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在其使命中均提到“创新”二字。

据他观察,这类创新基本都体现在金融科技的运用上,比如网金社在金融大数据方面的应用,其本质是通过三方股东注入的创业员工队伍的融合,将三方股东在金融风控、IT技术、互联网运营和大数据应用等原有领域的优良基因融会贯通,在传统金融风控理念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最后形成一套完整易用的IT解决方案,来解决Fintech资产的信息不对称,进而帮助融资方减少资金获取成本、帮助资金方提高资产获取效率和降低风控成本。

资金成本高昂,始终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中的一个痛点,而这一成本主要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资金来源的募资成本,二是风控成本,三是交易管理成本。

“目前互联网资金大部分是比较昂贵的,这就要求资产这一端既能有高的收益,又能保证安全,实际上比较困难。” 吴志刚表示。

而借助Fintech,能够在诸多环节帮助交易双方降低这些成本。譬如通过IT和大数据的运用,改变了原来人工的风控审核方式,降低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风控成本。再譬如,互联网平台能够产生一个最直接的资产和资金的对接渠道,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通道,也就降低了整个交易管理成本。而通过对IT风控的技术输出,资产能够获得更好的增信机构的认可,加入第三方增信可进一步降低资金募集的成本。

看到这一点的平台不在少数,不少机构都已在摩拳擦掌开始对Fintech技术的实践。

2017年8月,百度金融旗下西安百金所诞生了国内首单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资产证券化产品。百度金融作为技术服务商搭建了区块链服务端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引入项目中的各参与机构(百度金融、资产生成方、信托、券商、评级、律所等)作为联盟链上的参与节点,共同维护一套交易账本数据。

通过这一技术,各方对于放款、存续期还款、逾期以及交易等全流程数据都能清晰知晓,实现现金流的实时监控和精准预测。这一技术即方便了中介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尽调效率,还通过提高所投资产的透明程度,为二级交易的估值和定价提供依据,更是方便监管机构实现穿透式审核和监管。

网金社的步子迈地更早,公司早在2016年就开发了3TAN-DAS动态资产池管理系统,其本质上是一款专门用于校验核查小额消费金融的风控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小额消费金融发行方、增信方、发行财务顾问方、投资方等提供服务。

据网金社首席技术官余林民介绍,由于Fintech资产提供方资信水平较弱、资产笔数及地域极度分散、且普遍采用线上化非可视的获客和管理手段,传统机构对此类资产往往表示看不懂、看不透,管不好、难信任。

以发行人在网金社上发行的实物分期债权转让类产品为例,借款人为广大支付宝用户,债务人之间没有关联性,债权的笔数多而金额小,平均只有几百元,非常分散,对于传统主要依赖经营主体净资产等方式进行授信的金融机构而言,要开展这一类业务基本无从下手。

而3TAN-DAS通过搭建自动化风控策略执行、海量数据管理、资金流管理及监测和智能化报表四大管理引擎,能够帮助传统金融机构看清好资产,剔除坏资产,实现借款人信用、数据、资金、底层资产的精确可视化,由此解决了看不懂看不透小额分散消费类资产的痛点。

行业呼吁“沙盒监管”

一个让贲圣林教授始终担忧地问题是,尽管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已经出现弯道超车的引领现象,但是否能长期保持如此高速地增长仍值得怀疑,其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在于监管环境。

跟贲圣林教授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我们的监管制度是滞后的,在滞后的过程当中,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创新的发展,它已经不适应了。”2017年6月17日北京举行的“金融科技发展与法律前沿国际论坛”上,李爱君表示:“技术很可能会解决原有的金融的风险,但是,技术的解决可能突破原有制度,甚至违反了禁止性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可能就制约了创新。”

“我们现在的机制是容易走极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我们需要一个中间地带。” 贲圣林教授谈到。为此,他在发展报告中建议引入“监管沙盒”,促进互联网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创新实验。

2016年英国率先启动了全球首个“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项目,试图为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一个短周期、小规模的安全测试环境,以缓冲监管与创新之间的矛盾。随后,沙盒监管理念迅速传播,陆续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中国香港地区、瑞士等国得到发展。

“目前中国的技术能力不差,但最大的短板在于能否制定出适宜的‘规则’,我们目前制定规则的水平还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受制于监管的体制、对市场的了解等诸多方面。”贲圣林谈到。

他解释,由于国内传统金融业长期垄断经营以及普惠金融供应的严重短缺,使得小微企业与个人得不到正规金融的服务支持。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上的局面,让普惠金融成为现实。

然而互联网金融初期野蛮发展出现了诸多风险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风险事件的处置基本是事后的司法救济渠道,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整体上是一个被动响应式的监管实践,没有构建一个基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式、包容性监管框架。

金融科技作为新兴行业,其业务类型和应用模式十分多样化,并且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提升金融运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的不确定的风险,金融风险和监管不匹配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在金融创新和防控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则成为各国监管当局的重大难题。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沙盒监管的好处是它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给你提供了这个空间,允许在一定框架内进行创新试错、总结修正,而不至于产生一些不可控的风险,然后行业和监管都能够从沙盒中吸取经验,提炼出适宜的规则。即不能允许天马行空式的放任发展,也不应该产生问题后就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网金社首席合规官刘智秀表示。

2017年11月20日于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上海支付清算发展论坛上,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强调了中国金融业建设试错机制的重要性。应加快搭建一块“试验田”作为缓冲,以便金融科技走入市场前进行小范围验证。这也是沙盒监管理念的一种运用。我们期待在全球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化浪潮中,中国可以通过沙盒监管方式探讨出引领世界的监管规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