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资渠道收窄的大背景下,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另觅“钱途”。
5月23日,华夏幸福连发公告称,公司获华能贵诚信托30亿元永续债券投资,全资子公司江门市鼎兴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获华能信托增资15亿元,以及为下属公司香河孔雀郡6亿元贷款提供担保。
不过,华夏幸福获得30亿永续债的案例或许只是个案。
记者注意到,随着监管层对房地产融资收紧,2017年1月至4月,全国房企包括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方面的融资合计仅1113.1亿,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低迷状态。
永续债是“双刃剑”
根据华夏幸福公告,拟与华能信托签署《永续债权投资合同》。本次交易涉及华能信托设立“华能信托幸福基业永续债投资单一资金信托”,并通过信托项下的信托资金,向华夏幸福进行永续债权投资,金额不超过30亿元,投资期限为无固定期限,用途为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的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永续债权投资期限为无固定期限。
根据公开资料,华能贵诚信托的控股股东是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华能资本是华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华能集团的金融资产投资、管理专业机构和金融服务平台。
此外,江门鼎兴为华夏幸福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江门鼎兴注册资本增加至15.686亿元,公司持有其51%的股权,华能信托持有其49%的股权。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间接全资子公司——香河孔雀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与中信信托签署《信托资金贷款合同》。
今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原本低调的华夏幸福一时间成了雄安概念第一股——在雄安新区签订了近500平方公里合作项目协议,股价由此猛涨。
那么,此次永续债的发行,是不是华夏幸福为雄安新区项目做铺垫?
“发行永续债是企业相对稳妥的融资模式,也是偿债压力小且融资规模相对大的方式。”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雄安新区本身规划没有落定,还很难看出是为雄安或者京津冀的项目获取资金。
“永续债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工具被部分房企加以运用,尤其是在公司债发行收紧之后。”易居中国集团CEO丁祖昱表示,事实上,永续债是一把“双刃剑”,放大永续债来降低负债率的这种方式,在今天来看并不是特别适合,永续债可能成为部分房企利润被“侵蚀”的重要原因。
融资渠道收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17年还是房地产融资收紧的一年。
在融资渠道收窄的形势下,房地产企业还能去哪里“找钱”?
从目前的情况看,房地产的主流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信贷、信托、定增、发债、股权质押、基金等方式。
我们先看看去年房企融资的情况。
根据中原地产数据统计,2016年房企融资额度达11376.7亿,这也是历史首次突破1万亿的年份。而自2016年10月开始,房企债券融资难度明显加大。从资金价格看,2016年12月以来发行的债券利率均在4.2%-5.5%间,相比9月前的4%有所上行。今年4月,不少融资的年化收益率已在5.5%以上。
在长短期债务比最高的TOP10房企中,一直以稳健著称的龙湖地产以9.85的长短期债务比名列第三,同比增长32.05%。
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资金已经被严令禁止进入房地产领域,融资渠道也越来越少。
以银行为例,从去年开始其理财资金就已经被叫停进入房地产领域,同时银行在开发贷和并购贷的审批上更加严格。此外,银行的房贷也开始拉长了放款周期,进一步降低了开发商的回款能力。
严跃进认为,近期商业银行还在收紧各类融资政策,这会对房企的后续战略扩张形成较大的挤压。所以从趋势来看,房企的短期资金缺口或会增大,后续类似股权质押等现象会增加。
需更多渠道输血
有地产行业人士预言,未来6至9个月,房企很可能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问题,这就要求房企加快销售回笼资金。
为应对压力,房企纷纷尝试其他融资渠道,为自己输血。
3月15日,远洋集团获得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核准公开发行100亿元额度中期票据。23日其宣布成功发行2017年度第一期共40亿元中期票据,主要用于偿还公司贷款及项目建设。其中3年期发行20亿元,票面利率4.77%;5年期发行20亿元,票面利率5.05%。这是远洋集团成功发行的第一期熊猫中票。
此外,2月16日,龙湖地产发行30.4亿元绿色债券,用于上海和重庆的两个绿色产业项目,审核单位是国家发改委。
中期票据也是房企“偏爱”的融资手法。从目前的市场状况看,房企发行的中期票据时间一般是3年到5年,利率水平在4.5%-6.5%区间。
5月10日,龙湖地产公告称,该公司获批在中国境内银行间市场发行总额不超过80亿元的附息中期票据。
无独有偶,世茂房地产也在5月公告称,公司获准在中国银行间发行总额不超过80亿的附息中期票据。
有房企内部人士直言,目前,房企需要融资,而银行需要放钱,房企发行中期票据自然成为趋势。
丁祖昱表示,2017年与2016年最大的差异就是整个房地产进入调控期,有两方面政策影响房企:一是从销售层面,通过“四限”影响销售;二是从信贷层面,对房企的融资渠道又开始收紧,目前效果已经显现。
丁祖昱透露,今年房企的重点在于一方面要确保现金流,另一方面扩张也需相对谨慎,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能源源不断获得低成本资金上,否则当政策风险来临,扩张会变成另一种负担。
记者 潘洁
▼ 好文推荐
券商16万亿通道业务有没有“安全垫”?这只单日销售额超95亿的产品给了一个方向
视线 | 跟风玩快闪!Bobbi Brown在魔都卖起3D打印咖啡
5000元入会!崔永元开网店:再吵吵,还涨价!
国际金融报∣解锁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