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记者岳源
经济总量连年以“千亿级”增长,2014年即将突破万亿元;
多条地铁同时开建,一条条快速路及主干道改扩建,数十个绿地、园林小景开工——高峰时期,全市工地达万余个;
大建设大发展,使城市处于剧烈的异动状态。如此状况下的武汉,如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武汉市拿出了日渐清晰、一步步臻于满意的答案。
面对诸多变动因素,最初也有人犹豫过。但市委市政府态度坚定:文明创建没有停歇选项,大建设大发展,文明创建位置更重要,要求也更高。
新的创建行动更有力,更精准,更细致,更注重落细落小落实。
挤占道路,泥土满地,建筑工地曾屡遭吐槽。我市要求全市所有施工现场执行“八不准”,要求工地围墙高度达标、施工现场清洁、地面硬化到位、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车辆冲洗及时。市区2000余台渣土车纳入视频监控,夜间22时后才可上路运输,并严查严罚渣土抛撒车辆。
部分道路封闭、停车位减少,交通拥堵因素加重了。怎么办?这样办:在重点时段、重点路段,交管部门联合特警、巡警、派出所民警,全部上路疏导交通,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强化社会联动,提高事故处置、救援效率,由此减少事故引起的拥堵;在不影响通行的道路上应划尽划停车位,推行分时分类停车。
施工影响公交通行。为此,我市将改善公共交通列为2014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首,一年来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17条,增加中型公交车200台,打通断头路13条,建成微循环路40条;为配合城市建设,今年先后调整公交线路百余条,其中仅中山大道封闭施工就调整了52条公交线路,最大限度减少市民出行的不便。
城中村改造加快,环境卫生问题多起来。我市以“清垃圾、建设施、拆违建、保长效”为重点,完成了100个城中村、99个城乡接合部环境综合整治。各城中村建立了村级环卫机制、环卫队伍,确保清扫保洁效果。
2015年,我市建设“投入不减、力度不减”,市委市政府提出更高的创建目标——让城市安静下来,致力于更加注重城市品质、更加注重市民意愿。这是现代文明城市的境界,也是市民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