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新为长江新城谋篇布局:打造“四区两城”
2018-03-11 09:1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3月1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 胡雪璇)3月9日,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等武汉知名校友企业家抱团回汉,成立“校友经济投资集团公司(筹)”,与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共建“校友经济创新区”。

2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云锋基金联合创始人马云等云锋基金企业家在长江新城签约设立“新民投(筹)”,共建“新民营经济创新区”。

两周的时间,马云、陈东升等国内知名企业家相继来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助力长江新城谋篇布局。这表明,武汉长江新城规划建设已迈入实质性产业招商引资阶段。

也正是在9日的工作洽谈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明确提出,长江新城要借助“六支力量”,打造“四区两城”。

陈一新与陈东升、孙宏斌、汪潮涌、车建新等校友企业家座谈。记者 周超 摄

创造一种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的新城新区建设新模式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对标“雄安新区”,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新城布局构想的“六支力量”“四区两城”是一个什么概念?9日的会上,陈一新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企业家们共同探讨。

——借助新民营经济的力量,打造“新民营经济创新区”;

——借助校友的力量,打造“校友经济创新区”;

——借助国企央企的力量,打造“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区”;

——借助外资外企的力量,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创新区”;

——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打造“长江科学城”;

——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打造“长江金融城”。

陈一新指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既要为大武汉复兴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也要为全国新城新区建设创造经验,这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践行这一初心和使命,就需要在长江新城谋篇布局中,既集成改革开放40年的先进经验,更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从新时代的实际出发,努力创造一种不是靠国家政策、而是主要依靠市场力量来推动的新城新区建设新模式。

这是武汉的又一新探索、新创造。陈一新设想,与世界一流的企业集团共同规划建设长江新城,在谋篇布局上既重产业、又重科研,武汉也会进一步成为全球投资的热点、科研的热点、人才的热点,进而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以“校友经济创新区”为例,“校友经济投资集团(筹)”的成立,必然吸引更多武汉校友回汉发展高新高效产业,吸引更多的企业总部、第二总部落户武汉,这就会起到一个强大的集聚效应,形成“头羊效应”。

陈一新认为,只要这些设想都按照预期实施,长江新城产业发展就有望大见成效,武汉也必定实现新一轮腾飞发展,复兴大武汉就大有希望。“我们就是要按照这样的思路,以世界的眼光、创新的思维、不变的定力,一个集团一个集团敲定,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一干到底,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

企业家们应该把握机遇

  与武汉结成亲清政商关系的发展共同体

“武汉的发展条件太好了,关键看眼界具不具备、理念到不到位。”

两次洽谈会上,陈一新都向企业家们列举今日武汉面临的发展机遇。他说,企业产业首选布局武汉,一定是科学的、正确的、前瞻的选择。

陈一新认为,企业家们还应认识和把握中部地区改革开放边际效应日益递增的新机遇,大力实施中心辐射发展战略;认识和把握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机遇,大力实施抱团聚合发展战略;认识和把握政企结成亲清政商关系的发展共同体的新机遇,大力实施城市平台发展战略。

其中,针对有关“城市平台”发展战略,陈一新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历了从做单个企业到布局产业链再到建产业平台的历程,现在到了可以探索做“城市平台”的阶段。

打造“城市平台”,就是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政府与企业结成亲清政商关系的发展共同体,实现城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让企业员工享受劳动、享受生活、享受最人性化的服务,从而体现企业价值追求的新境界,开创新城新区发展的新模式。

他邀请企业家们强强联手,在长江新城共同探索打造这样一个“城市平台”,与武汉结成奋斗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把新城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集聚区,推动未来城市建设和未来产业发展,共享产城融合发展的红利。

“企业不仅要做强做优,更为中国发展奉献力量。”陈一新说,长江新城也将不断探索完善新体制新机制,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共享发展红利提供保障。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