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凤 吕锐 摄影:记者曲严
建沉甸甸的担子让黄族建显得更加瘦小
拿起扁担,他是汉正街上肩挑背扛15年的“扁担王”;放下扁担,他是游走在诗词世界里的追梦人。艰辛的生活之余,他坚持读书写作十余年,诗歌、散文、歌词、读后感、日记等,合计三大本、数十万字。
他叫黄族建,47岁,来自河南信阳农村。
生活扫描 一单活儿挣了9块钱
25日上午8时许,小雨。汉正街附近的长堤街路口,黄族建如往常一样站在那里等活儿。
矮小、精瘦,穿着沾满泥巴的胶鞋,毛衣扎在裤子里,宽大的竹扁担靠在身上——一看,他就是个“老扁担”。
8点52分,商贸市场逐渐热闹起来。一辆银灰色面包车停在路口,年轻老板下车打开后备箱,一招手,黄族建和另一名扁担跑了过去。
麻利地卸货、捆绑打包……几分钟后,黄族建挑起近200件服装,跟着老板出发了。“估计有120斤吧。”他边走边对记者说。走了大约500米,来到来祥里的服装交易市场,黄族建把货物搬进电梯,上了4楼。
9点零6分,他攥着刚挣的10块钱下楼,交了1元电梯费,净得9元。“这个老板人挺好,有些老板经常给8块、9块。”黄族建说,随着汉正街陆续外迁,这里扁担的生意大不如前,加上目前又是服装交易淡季,活儿更少。“每年9月到春节是旺季,好的话一天能挣200多块。现在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就不错了。”
刚到汉正街时,黄族建租住在附近的“扁担房”,30多名扁担合睡一张大通铺,每天的住宿费1.5元,生活费12元左右。“现在我单独住,自己做饭吃,每个月房租200多元,条件好多了。”他说。
除去生活费和住宿费,黄族建如今每年能挣3万多元。妻子和孩子都在河南老家,他每年春耕、秋收和春节都会回一趟家。“挣的钱虽然不太多,但比待在农村强了不少,基本能供应孩子读书和家庭开销。”
苦中作乐 利用打工间隙学写诗
黄族建高中毕业时已经23岁。“当时想考大学,反复留级参加高考,可惜没考上,就出去打工了。”为了不荒废所学知识,他买来一本《新华字典》,利用打工间隙自学。1999年,他来到武汉,在汉正街当起扁担。“当扁担辛苦,但自在。”黄族建的话得到一旁几名扁担的点头认同。“身上没钱了,扛着扁担出去转一圈,就不会饿肚子。”他说,他有活儿就干,没活儿就坐在路旁休息,买份报纸看看,比在老板手下打工自由得多。
跟别的扁担不一样的是,他喜欢写作。
记者看到,他有3个厚厚的本子,里面是他十余年来写的诗歌、散文、歌词、读后感、日记等,字迹虽然不甚美观,但都是端端正正,共有数十万字。
开始时,黄族建只会写打油诗,兴之所至,随意而发。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专拍汉正街扁担的摄影师周国献。周国献感佩于他的学习精神和乐观心态,送给他一本刘福元的《古代诗词常识》。黄族建如获至宝,却发现完全看不懂,于是把书中讲平仄押韵的内容一段段地用手机短信发给笔友,互相切磋。“用手机打一遍,相当于再学习了一遍,慢慢地,我竟然能一知半解了。”
为了写《昭君出塞》,他花了20多天时间,最后写出52句、364个字,“期间有人找我做事,我都推掉了,怕灵感没了。”“艳丽春风龙酗醉,奢迷帝王难蝉营。”“争风贿攀伊不效,毛描斑痣污其睛。”从最初的打油诗,到如今的格律诗,黄族建不仅在平仄押韵上有了很大进步,诗词也更有意境。
一有空闲,黄族建都会写点什么:庆祝李娜澳网夺冠、悼念一位扁担工友病逝……在写作中,他还和两名初中同学重新建立联系、当起笔友。他们都是农民工,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深圳。三人经常将自己写的诗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对方,互相学习鼓励。
梦在路上 想写关于扁担的小说
采访当天,从上午到中午,黄族建只接到5单活儿,收入40元。下午2时许,他收起扁担,坐公汽回家。
黄族建的身上带着纸和笔,“我写的东西,很多是在公汽上完成的。这个时候很放松,一有灵感就写。”
在黄族建的扁担圈里,很多人空闲时会相约打麻将,但他很少参与,看书、看报、写作是他最大的爱好。书的种类不限,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他在书摊、废品收购站淘来的。2009年,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才读完《红楼梦》。
他的包里装着儿童版《一千零一夜》。“这是我以前买给孩子看的。孩子看完了,我自己没事就拿来翻翻,觉得蛮好看的。”他有些尴尬地说。
在汉正街打工十余年,黄族建对这里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很羡慕那些扁担夫妻,“夫妻聚在一起,哪怕包个饺子、下碗面条,也是很幸福的事,如果有条件再把孩子接到身边来读书,就更好了。”他说,身边有不少这样的扁担家庭,但他的妻子得在老家照顾年迈的母亲,无法带着孩子来武汉。“把诗写好以后,我还想写一部小说,一部反映扁担和汉正街的小说。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汉正街的扁担爱汉正街》。”黄族建说,“也许有人笑我,觉得扁担写小说是天方夜谭。但很多事都是从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就算没有成功,我也不会遗憾,因为至少曾经努力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