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头到国际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步子越迈越大
2018-07-08 21:15: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7月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汪文汉 通讯员袁林)

讲述人:武汉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周正华

标志性事件:1996年成立武汉第一家集装箱装卸公司——武港集装箱运输公司,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港口装卸模式。2011年,杨泗港整体搬迁到下游33公里以外的阳逻港,从此改变武汉港口的布局。

阳逻港中控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都是通过电脑显示器查看整个作业区的生产安全情况,如今安装了21块小屏幕组成电子大屏幕,可以让中控员一目了然查看现场作业情况,工作更加精准和细致。记者任勇 摄

现在,码头基本上看不到装卸工的影子

“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岗位就是装卸工。”今年54岁的周正华,即使已担任公司高管,说起最初的职业时,一点也不尴尬。

1982年,18岁的周正华从汉阳拦江堤中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武汉港务管理局招工考试。

武汉港务管理局就是武汉港务集团的前身,成立于1952年。2002年以前,武汉港务局管辖武汉两江四岸的所有码头,光编号就编了45号码头,分成三个作业区:汉阳作业区、汉口作业区和江岸作业区。杨泗港是最大的码头,1961年开港,主要负责煤炭、矿石、重件货物的运输装卸。

周正华报考港务局,源于从小的一种情结,母亲龚秀英就是港务局职工。“那时候的长江、汉江两岸都是码头、港口,一片繁华,即使到了晚上,码头上仍是人声鼎沸,上下货物忙忙碌碌。”小时候,周正华一有空就跟母亲跑到作业区,看到高大吊装设备,十分好奇,琢磨着:长大后到这里上班,该有多好!

1982年3月11日,周正华成了港务局汉口作业区三大队一名装卸工。

周正华告诉长江日报记者,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集装箱,货物都是装进麻袋或编织袋、纸盒、木箱等,先在码头上将一箱箱或一袋袋的货物搬进一个托板和网兜中,用岸上或船上的吊杆吊进船舱内,再由守候在舱底的装卸工人一一搬出托板、网兜,整齐地摆放在船舱内,“这种运输方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周正华回忆,装载量为5000吨的件杂船要两三天装卸完毕,上百件、上千件的货物需要理货员逐件清点,工作量大,货损货差大。用手钩装卸时,麻袋极易损坏,导致袋内的粮食、塑料制品常常滚得满地都是。“劳动强度大,遇到下雨下雪,装卸工也没法在室外作业。”

“而现在,码头基本上看不到装卸工的影子。”周正华说,现在的码头全都是现代化作业,集装箱运输占比越来越大。“运输装卸方式的改变,从托板、网兜装卸到集装箱运输,在中国航运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周正华感叹到。

武汉市第一家集装箱码头公司成立

“集装箱”在中国南方被称为“货柜”。集装箱运输于1921年3月最早出现在美国纽约铁路运输总公司。1978年9月26日,中国开通第一艘集装箱班轮——装载着162个集装箱首航开赴澳大利亚港口。

周正华说,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这的确堪称人类创造的奇迹之一。

1996年,武汉港务局在杨泗港成立武汉港集装箱装卸公司,也是武汉市第一家集装箱码头公司。5月1日,首批集装箱运到杨泗港的时候,许多人感叹:“一个箱子可以装几卡车货物,真是了不起啊。”

周正华介绍,集装箱业务渐渐发展起来,改变了武汉传统运输方式,从1996年的1万标箱,到2003年杨泗港就突破了10万标箱。

2003年6月,武汉港务集团和上港集团等6家股东合资组建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全面改造港区,着力发展国际集装箱业务。从此,杨泗港集装箱业务突飞猛进,运往世界各地,到2010年,杨泗港的集装箱吞吐量38.27万标箱,处于长江内河的霸主地位。

腾笼换鸟:从城市到远城区

2002年4月,按照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双重领导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政企分开,武汉港务局的行政职能移交给其他管理部门,在武汉港务局的基础上组建了武汉港口集团,隶属武汉市国资委。

2005年,市国资委与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上海港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借助上海港的资源优势、管理模式和物流链条,武汉港务集团走出了新的天地。

“城市码头港口开始制约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的包袱。”周正华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由于船舶老化,设备陈旧,尤其是一些大货车严重影响城市的交通,城市港口码头开始不受市民欢迎了。城市要美化江滩,还地于市民,城中码头的搬迁势在必行。

2004年6月,周正华被任命为武汉港务集团汉阳港埠分公司总经理。“压力非常大,汉阳港埠分公司当时负债2000多万,2000多名员工不能按时发放工资。”周正华带领经营团队,对外向上下游拓展业务,把货运业务拓展到长江沿线,同时加强内部管理,两年后,汉阳公司扭亏为盈。

2011年6月1日,杨泗港码头整体搬迁至阳逻港,阳逻港二期正常投入运营。搬迁到阳逻后,武港集装箱的堆场面积一下子提高了3倍;平均水深从原来4米半提升到10米;停靠的船舶从原来3千吨提升到5千至1万吨。阳逻港当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就比上一年的杨泗港增长了6.2%。阳逻港,开始了再次跨越起航。

2013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武汉新港,作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发展江海联运,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的重要指示。

周正华说,牢记嘱托,阳逻港再次起航。五年内,阳逻港先后开辟了洋山天天班、汉申五定班轮、泸汉台航班、武汉-东盟四国、武汉-日韩、岳阳-武汉-九江“中三角”班轮以及集装箱铁水联运。

2016年,武汉航交所运营,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阳逻港建成国家进口肉类、粮食、水果指定口岸,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步子越迈越大。

2017年,武汉港集装箱公司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0万标箱,2017年武汉新港突破130万标箱,增幅位居长江内河大型港口第一,进一步巩固了长江中上游第一大港和世界内河航运第一方阵的地位。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