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1月30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29日晚,我市第10次全市拼搏赶超交流会召开,这既是一次经验交流,更是一场现场督办。会议首次增设“提问回答”式发言,由市委市政府根据企业和群众对“三办”改革的意见建议出题,有关责任部门现场作答,以此倒逼“三办”改革抓紧抓实抓落地。
重塑为民办事体制机制,坚决根治“新衙门作风”,不是一句空话。今年2月以来,我市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拼搏赶超交流会,每次突出一个主题,开短会、讲经验、谈问题——既有“先进引领”,也有“后进表态”,真正营造出一种“互学互看互比、创业创新创优”的浓厚氛围,把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勾画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29日会上,市发改委、市交委、市国土规划局、市城建委、市网信办、市水务局6个部门负责人上台接受“考问”。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打造党政机关服务最优城市,“刀口向下”“动自己的奶酪”,市委市政府绝不手软。机构集中力度不够、流程再造强度不够、信息共享深度不够……这些难题,正在逐一破解。
市发改委:
将对各区各部门
统一审批平台使用进行督办
市发改委行政审批的审核环节没有集中到行政审批处,仍保留在原业务处室,存在“前店后厂”现象。市发改委打算何时将审批环节集中?
市发改委回答:截至2017年11月,市发改委入驻市民之家审批事项共办理349件,主要承担政府投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竣工验收审批等四个环节,项目审批跨度大,业务范围广。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帮助项目单位依法依规尽快开工、建成使用。
目前,投资审批网上联审平台与“云端武汉”政务服务“一张网”衔接不畅,下一步如何实现这两张网的无缝对接?
市发改委回答:“云端武汉”与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的衔接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湖北省在线审批平台为全省统一平台,各区、各部门应主动与此对接,不应再自行开发使用审批系统。
目前我市在线审批平台应用情况不理想,除发改部门外,其他部门使用这个平台较少,建议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的应用,市发改委将会同市审改办、政务办对各区、各部门在线审批平台的使用进行督办。
市交委:
将尽快集中后台审验人员
到市民之家办公
市交委审批事项未集中交由行政审批处行使,部分审批事项目前仍由运管处、客管处等委属事业单位分散审批。下一步如何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全集中?
市交委回答:目前市交委“三办”所涉及的改革方案已经形成,正在报批。下一步尽快将各行业管理单位后台审验人员集中到市民之家办公;单设行政审批处,承担交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务综合协调等行政审批职责;成立审验中心,有机整合交通行政审批各环节。
市国土规划局:
明年办好个人不动产证
“最多跑一次”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市国土规划局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等相关信息互通共享。但目前交易和登记环节信息共享不充分,并未实现“一网受理、一窗办结”。下一步将如何牵头促进交易和登记环节信息深度融合?
市国土规划局回答:目前,全市累计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已突破200万份,日均受理3500件,办结率100%。下一步,市国土规划局将大力推广刷脸打证等自助服务,促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提速增效;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前的历史登记数据清理整合,2018年上半年完成386万条历史房屋登记数据清理;继续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2018年3月底之前,个人办证事项都可网上办,让老百姓“最多跑一次”就能把证办好。
市城建委:
下一步工程建设项目
审批将再提速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仍然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影响项目落地。围绕打通投资审批绿色通道,下一步市城建委就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图、联合踏勘、联合测绘、联合验收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和“路线图”?
市城建委回答:在建设审批耗时方面,涉及市城建委的审批事项主要是前期审批、施工许可审批。今年8月先后出台了《城建项目前期审批办法》和《市级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实施方案》,政府审批工作时间由57个工作日缩减为25个工作日,提速56%。由于相关公示、招投标及中介咨询服务还需较长时间,下一步,将进一步协调相关专业主管部门继续深化和优化。
市网信办:
将鼓励政企开展数据合作
目前,部门信息共享不够,信息“孤岛”问题突出,各部门沉淀了大量的数据,但“数据大”未能有效转化为“大数据”。如何解决这两个突出问题?
市网信办回答:目前我市共有42个单位和部门通过“云端武汉”统一平台共享交换数据信息,日均支持市民跨部门办事6000多人次,平均每天超过15万次数据交换服务。下一步,将推动拥有海量数据的部门转变观念,主动开展“大数据”利用;结合“三办”建设好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鼓励政企开展数据合作,更快发展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市水务局:
探索联合监督执法新路子
目前,市水务局下放了供水执法管理和工程监管执法等事项,但是执法队伍没有相应下放,区级相关专业执法力量不够、能力不足。此问题如何解决?
市水务局回答:下一步,将推动建立清晰的责任体系,督促各区配齐力量,履行法定职责;进一步加大业务、技术培训,通过联合监督执法,以案代训,提高各区人员实际监管执法能力;探索“政企联动”“部门联动”“市区联动”,推行跨区互检、飞行抽检等方式,闯出工程监管执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