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武汉的木兰也是世界的 舞剧《花木兰》回家公演
2017-06-06 08:55:00 来源: 长江日报

5日晚,舞剧《花木兰》在琴台大剧院公演 记者任勇 摄

( 耿愿)木兰回家了。继5月17日于国家大剧院首演后,5日晚,由中央歌剧院、黄陂区人民政府携手打造的原创民族舞剧《花木兰》回到故乡武汉,在琴台大剧院接受了家乡父老的检阅。演员的高超舞艺、乐队的现场伴奏以及大片般的舞美,令现场一次次响起热烈掌声,而铜镜、楚调等汉味元素的出现,更令武汉观众感到亲切不已。

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知名IP,花木兰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相比于过去的众多版本,舞剧《花木兰》不仅拥有大片级的“颜值”,主题也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忠孝美德,她阳光、自信,对大爱、和平的诉求很有时代感。

稍早接受采访时,本剧总编导、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周莉亚用4个字概括了《花木兰》的创排原则:从“人”出发。“花木兰是中国女性文化符号中少有的能够大胆决定自身命运的人物,舞剧也要努力展现她这方面的个性特点。”舞剧《花木兰》删繁就简,在保留花木兰基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加入了战友“卫将军”和战争孤儿“柔儿”两个角色,使得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也让整个故事更富戏剧感。

一枚圆镜,一曲楚调,熟悉的武汉元素贯穿全剧,令观众感到十分亲切。作为全剧的点睛之处,象征着黄陂乃至荆楚文化的铜镜,在剧中多次出现,时而幻化为思乡时的背景,时而又是女子对镜贴花黄的道具。“大幕拉开,看到那枚精美的铜镜,我就知道,这是咱武汉的木兰。但故事里传达出的小情与大爱,又让我明白,这个木兰是属于世界的。”观众洪先生感慨。

而用舞蹈与音乐讲述传统故事,舞剧《花木兰》也并非曲高和寡。家住武昌的王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前来观看,没想到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出,小家伙一直看得津津有味,“我在图书馆看过花木兰的故事,演出我都看懂了”。

  细数“花木兰”形象变迁 从孝顺女儿到爱国英雄

  电影《木兰从军》

  豫剧《花木兰》

  电视剧《花木兰》

  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花木兰”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知名IP。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花木兰天生就有“爆款”潜质。

正因为这个原因,花木兰的传奇故事,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花木兰忠孝节义、不畏牺牲的品格,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从花木兰形象的百年变迁中,也能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位传奇女性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愈发饱满、完整,给观众以不同的启迪。

  早期木兰:替父从军、忠孝节义

  南北朝民歌《木兰辞》

花木兰(412年-502年)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南北朝民歌《木兰辞》。至于其姓氏、籍贯等并无明确记载。换句话说,后世对于花木兰的艺术造型,除服装、妆容等需要遵循一定的时代特征外,基本都是虚构的。

  明代戏剧《四声猿·雌木兰替父从军》

明代徐渭是最早将花木兰故事搬上舞台的。从各项资料显示,这部戏剧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发展和丰富,完成了由诗向剧的跨越,使之成为可演可观的舞台作品,亦是最具影响的一部木兰戏。它代表了当时中国民间对于花木兰形象的基本定位:英姿飒爽、不逊须眉。

  梅兰芳领衔京剧版

进入民国以后,木兰故事开始频繁进入戏剧、电影领域。1912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将《木兰从军》搬上舞台。梅兰芳既唱旦角也反串小生,该戏也是其早年代表作。

  上世纪30年代:爱国英雄

  电影《木兰从军》

不断上演的木兰故事,承载着特定年代的特殊历史使命。孤岛时期的上海电影界,影片公司的老板们为投机牟利把电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引起广大观众反感。“影戏大王”张善琨审时度势,投拍古装片《木兰从军》,1939年上映后盛况空前。该片由卜万苍导演、欧阳予倩编剧,陈云裳饰演花木兰。

本片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建功立业、最后和沙场好战友刘元度衣锦还乡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当时正值国难当头,影片以借古喻今的含蓄手法巧妙表现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决心。在“孤岛”时期的上海,创下在同一影院连映85天的纪录。当时的影评人评价《木兰从军》“尽可能地透过历史,给现阶段的中国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告诉我们怎样去奋斗,怎样去争取胜利……上海电影界只有循着这条路,才能保证斗争的胜利,确立最坚固的基础”。

  上世纪50年代:谁说女子不如男

  豫剧《花木兰》

参照京剧《木兰从军》和《木兰辞》故事,越剧、评剧、黄梅戏、粤剧版本木兰从军故事先后问世。其中,影响最广的应该是豫剧《花木兰》(常香玉饰演花木兰)。此剧推出时全国上下正处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当中,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被广为传唱。

上世纪90年代:回归家庭的木兰

  电视剧《花木兰》

20世纪90年代以后,木兰故事开始进入电视剧领域。1995年台湾台视《排山倒海花木兰》,杨丽菁饰演的花木兰轰动一时。

1998年,袁咏仪、赵文卓主演的电视剧《花木兰》更为颠覆。该剧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讲述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邂逅大将军李亮的故事。这段时光虽然艰苦,但却是花木兰表现自我的舞台。第二部故事则讲述离开战场过上家庭生活的花木兰,面对婆媳关系、夫妻关系,战场上骁勇的女英雄也要过寻常老百姓的日子,也要面对人间烟火的琐碎。

1998年:走向世界的木兰

  迪士尼动画片《花木兰》

1998年,迪斯尼将木兰故事制作成动画片《花木兰》(Mulan),影片全球票房达3亿美元。作为西方文化改编中国传统故事的代表作,该片在不少地方对木兰故事作了修改,比如强调木兰温柔多情的个性,与上司在战斗中产生了感情等。虽然很多人觉得这款花木兰不够美,但正是以迪士尼版花木兰为起点,“木兰文化”开始真正走向世界。前不久,美国《好莱坞报道者》杂志展开了一项调查。1800多名好莱坞圈内人票选出了一份最受欢迎女性角色TOP50榜单,迪士尼版花木兰成为唯一入榜的东方女性形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