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劳模风采]武钢铁汉投身高炉 变“烧钱机”为“印钞机”
2017-04-28 17:11:00 来源:湖北日报网

工作(1).jpg

“金牌蓝领”刘自力(通讯员供图)

湖北日报网讯(张扬 通讯员谢文哲)“再用老办法出铁,总有一天我们会被钢城百姓轰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春风吹来,炼了一辈子铁的刘自力也琢磨着为企业节能增效。

  刘自力是宝武钢铁集团武钢股份炼铁厂炉前总技师。历经三十三载炉火洗礼,他从一名普通炉前工,成长为武钢股份技能大师,201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他多次参与炼铁科技攻关,被工友们自豪地称为“金牌蓝领”。

  大胆求索、攻坚克难

  将铁矿石炼成一炉炉铁水是门技术活儿,每生产一炉铁水,就要将炉口密封,防止铁水和融渣流出。作为堵口的“塞子”,炮泥必须具有良好的开口性、高温体积稳定性、良好的填充性及附着性。

  控制炮泥的高温烧结和耐压强度十分困难,要兼顾开铁口的劳动强度和铁口扩孔的稳定性,每座高炉的炮泥都需要“量身定制”。这被所有高炉技师认为是最难的课题,“一生都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不能‘苕’做,要动脑筋想办法。”面对令所有高炉技师咋舌的炮泥成分调制问题,刘自力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与耐火厂合作,为新老大小不一高炉调制了不同的秘方。“打泥时间增幅以1秒为单位、打泥量精确到0.5公斤。”使用先进的计量仪器,独门秘制刘氏炮泥配上精确给料,高炉炮泥使用量大幅度降低。


过去,一号高炉由于炉龄较长,产能底下,被工人们戏称为“烧钱机”。经过刘自力“调教”,2014年,一号高炉的炮泥使用量由2013年的1.15公斤/吨铁,降至0.61公斤/吨铁;大型高炉八号高炉炮泥使用量仅0.35公斤/吨铁;武钢股份炼铁厂全厂炮泥使用量降至0.63公斤/吨铁。


对年产1700万吨左右的武钢来说,每吨铁少用0.01公斤炮泥,每年可降低生铁成本200万元。刘自力硬是将“烧钱机”盘成了“印钞机”。

IMG_0310.jpg

“铁汉”历经炉火洗礼(通讯员供图)


  不畏艰辛、坚韧不拔

  面对700度高温的焦炭堆,刘自力冲了上去。“高炉风口烧穿,飞泻而出的焦炭把炉基下的循环水阀门埋住了。”这是2010年深冬的一个寒夜,处于特护的一高炉发生风口烧穿,通红的焦炭喷涌射出,大量的循环水流向风口,再不关上循环水阀门就要发生炉体爆炸的惨剧了。正当大家不知所措时,临危受命的刘自力拨开人群……40分钟后,他用尽力气关上了阀门,却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要冲上!”刘自力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汉。

  2015年3月,炼铁厂二号高炉封炉后开炉,51岁的刘自力仍带领炉前工透风口。透风口时,风口平台70度的高温、3兆帕的高风压、100分贝的高噪音。站在那里,身上的汗一会儿就被风干,防护服被吹得鼓胀,带着耳塞耳朵还是被震得生疼,而他们每小时就要透一次风口,每次至少打三根钢钎。刘自力透过的风口无数,至今还保持着一夜透通9个风口的同时间内武钢透风口数量之最的记录。

IMG_0127.jpg

刘自力带徒弟(通讯员供图)


  直面现实、舍我其谁

  刘自力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是担当。他说:“每天上班经过武汉火车站,看到不远处生产的高炉,无形的环保压力就会扑面而来。”

  国家新《环保法》出台后,规定高炉冒烟超过5分钟就要按时长分级考核。这就是说,清洁生产对炼铁厂而言,已没有退路。而身为炉前总技师的刘自力,压力山大。

  高炉铁口散喷,是造成大量烟尘外泄的重要诱因,还会出现渣铁的大量堆积,使炉前工的劳动强度增大,影响炉况顺行,使高炉频繁减风降压,必须想办法解决。

  那些日子,他和高炉技师天天围着铁口转,一起找原因,定措施,利用高炉休风的机会多次组织灌浆工作,通过改善炮泥配方和改善泥套制作,终于攻下了这个难关。从此以后,高炉铁口散喷现象得到了完全控制,经济效益、环保效益显著。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