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在“母亲节”
2019-05-12 17:48:46 来源:汉网

中国的一句古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段出自《周易》卦辞中的句子,不知曾激励过多少华夏儿女奋发图强的心。它的存在,旨在告诫我们:人生应当像天一样高大刚毅、自强不息,同时也应该像地一样宽广厚重,足以承载万物。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如此。

早在先秦,便有“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传统文化,后来,赞颂母亲便成为了子女们的共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说的是对母亲的亏欠之意;“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这是对父母不敢表达的心声;“母氏圣善,我无令人”,则是表达了母亲的贤惠与操劳。

现时代,母亲节依旧是一个火热的节日,子女们喜爱在这天为母亲送上祝福,表达心意。而朋友圈,无疑成为了一个可以表达情感的契机和平台。如果说母亲节给予了我们仪式感,那么朋友圈则是一个可以勇敢表达爱意的空间。自然,在朋友圈秀出对母亲的情感是好事,也是众望所归。

但是,孝心并不一定要等到“母亲节”。母亲对子女的爱意,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更不会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那么我们对母亲的爱,是否能够在心中有所衡量呢?

其实说到底,母亲节,只是一个子女对母亲情感表达的契机,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真正的“孝”,则应该是一直传承和展现出来的。母亲节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更应该相辅相成,以节日传承传统,则是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孝”与“母亲节”的相得益彰。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众所周知,我们的母亲总能够一丝不苟,总是自己争取着打理好家务琐事,一人担负好家庭的重任。尽管有时严厉,但却无时无刻不给与子女温柔的点滴,天下所有母亲都是一样的,坚定着对家的信念。那么,我们对父母的爱,是否也应该这样无私无畏呢?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我们应该传承“孝”,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母亲的“孝”,更应该不分时间和地点。为母亲做一顿丰盛可口的晚餐,或许成为了母亲可以对邻居“吹捧”一个月的骄傲;周末时候带着母亲去公园散散步,听听鸟语,看看花香,或许比你打电话问候要好的很多;定期的陪母亲去医院做检查,才能够让母亲一直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节假日带母亲去看看“世界有多大”,而不是一味的让她沉浸在菜市场和带孩子之间。

其实,陪伴不才是最长情的告白吗?

“但请春风沐别时,花开花落两相知”。对母亲的“孝”,不能局限于“母亲节”,也不能只停留在朋友圈。对母亲的“孝”,应如古人之言“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应是“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的笃定,应是“报得三春晖”的提切,应是“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的时时刻刻。

母亲节,可以当作对母亲表达爱意特别的一天,但是对母亲的“孝”,则应如传统文化一般,源远流长。(杨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