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乎不入户”的扶贫干部要从严问责
2018-07-03 09:00:00 来源:荆楚网

  看完通报批评的文件,云南省师宗县大同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李文齐犹豫了片刻,然后将文件的电子版转到了本镇扶贫干部的微信群。这次通报批评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李文齐自己。前不久,李文齐等6人被师宗县纪委通报批评。(7月2日《人民日报》)

  近日,师宗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地方扶贫干部驻村少,几乎不入户;有的地方人在位、思想不到位;还有的挂联单位不重视,派出的不是精兵强将。如此一来,如何落实脱贫责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个基层第一线的扶贫干部,要根据农村群众的资源禀赋,制订帮扶的策略,要根据贫困群众致贫的原因,量身定做帮扶的措施,要面对面、心贴心地对贫困群众进行扶智和扶志,每一个帮扶干部就一定要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家一户走进群众家,对贫困地区群众进行精准帮扶,这样才能确保精准,从而保证帮扶的实效。如果扶贫干部几乎不入户,只是想当然地帮扶,那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前不久,媒体曾经报道称,某贫困村实施一项产业到户措施,扶贫干部把“一苗一子”(核桃苗、蔬菜种子)免费发给贫困户,村里还打印了种植技术指导,让农民发展产业。对这种到户扶贫,农民并不买账,“一苗一子”拿回家,大多扔在一旁。一位74岁的农民说,自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锄头抡不了两下就犯累,哪有力气搞上面安排的特色农业!

  笔者认为,造成帮扶不精准,甚至出现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和帮扶干部几乎不入户有着莫大的关系。想一想,如果扶贫干部在帮扶贫困地区群众的时候,不走村入户,深入群众,自然就不可能掌握每一户贫困群众的具体情况,在制订帮扶措施的时候,就可能大锅饭,无论何种情况,都用同一种帮扶措施进行帮扶,这样的不精准,自然让扶贫成效大打折扣。

  如此看来,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对扶贫干部工作的监督,一方面要通过动真碰硬的监督,倒逼扶贫干部俯下身子,扶真贫,真扶贫;另一方面也要对那些几乎不入户扶贫干部的从严问责,达到教育震慑扶贫干部的目的,从而让他们的作风严起来,实起来。

  来源:荆楚网

  作者:江文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