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也需要内化成一种教育力量
2018-06-04 12:00:00 来源:荆楚网

  近日,南京一六年级男孩背着换洗衣物与一大罐硬币独自赶到火车站准备离家出走,原因竟是爷爷到家中做客,男孩因爸爸照顾爷爷,带爷爷出去玩而觉得自己的地位低爷爷一等,从而负气出走浪迹天涯。经警方联系,男孩的父母已将男孩安全接回家。

  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媒体曾经多次报道,只是这一次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学业压力,也不是因为代际沟通,而是孩子对爱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但是,这个新闻的背后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是在中国的许多家庭中,孩子对爱的理解过于狭隘,父母对孩子的爱并没有真正内化成为一种教育的力量。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成为社会主要构成。作为一个大家庭唯一的希望,独生子女大多受到来自长辈精心的养育。家长们处处满足孩子的要求,将孩子捧在手心,对待孩子的态度和习惯使很多孩子唯我独尊,对爱充满狭隘的侵占性。

  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妈妈导师”蒋佩蓉女士曾指出,7-12岁的孩子通过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他们会学着控制自己的侵略欲,尝试公正地对待他人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建立对于爱和善的正确概念。若对这一时期把握不当,孩子可能会形成狭窄的良善与惯性,将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巨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整体教育观念和水平都比以前大大提高,无数家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让孩子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都学会正确地爱孩子,并把爱内化成一种教育的力量。很多家庭忽略了对孩子爱与责任的教育,因此,孩子应该怎样正确理解爱,应该如何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依然是一个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因此,如果继续承袭独生子女教育模式,即使实行精英教育,也只能孵化出精致的利己主义。

  爱是一个古老而温暖的话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人者人恒爱之 。几千年来中华传统社会对于“爱”的理解一直开阔博大。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教育观念不断革新的今天,家庭、学校、社会需要思索的是,我们在爱孩子的同时,更需要把这种爱内化成一种教育的力量,教会孩子什么是真正的爱、如何爱与被爱、如何延续善与爱的优良传统,共同践行爱的教育。

  来源:荆楚网

  作者:刘媛媛

  学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