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几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生态环保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尤其是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体制推行以来,打击破坏生态力度的堪称空前,环境监管的作风总体硬朗了许多,治污攻坚初见成效。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出,当前仍有一些地方在生态环保方面呈现出“乱象”:不管环保举措能否持续,是否矫枉过正,先行“一刀切”,以求应付;不管企业实际生产、排污情况,只要设备先进,名目炫酷,环保就能过关;一些地方政府把治污项目打扮成景观项目甚至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样子好看了,污染却还在继续。这些“乱象”从实质上讲是环保形式主义的“变种”,严重消减着生态环保的成效,影响着美丽中国建设的进程。
在环保“利剑”高悬的大形势下,竟然还有地方敢对中央禁令视而不见,顶风作案,“挂羊头卖狗肉”;或是“一刀切”式的“闭眼执政”,乱监管、软监管、瞎治理。究其根本是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扭曲,对环保工作消极应付、疏于担当。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甚至与上级打“太极拳”,上面强调时下面抓一抓,上面松时下面放一放,与“排放大户”达成默契,只要把“样子做足”,对付了上级检查,“你照排你的污染,我照长我的GDP”。如此一来,环保治理被企业“轻松对付”,甚至为了遮丑,异化为“面子工程”,环保政策也进入了“上头热、中间温、下头冷”不良状态。
建设生态文明直接关系到“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面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出现的形式主义的“变种”,必须高度重视,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出重拳严厉打击,倒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把环保工作抓在手上,把环保责任扛在肩上。对环保举措落实不到位、环保责任履行不力的干部决不手软、决不姑息,严肃问责。尤其是要发挥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这一“紧箍咒”的作用,做到干部“任”不离“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守土有责,对涉及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打通环保政策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赢这场环境保护攻坚战,建设好美丽中国。
来源:荆楚网
作者: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