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对“老有所养”的理解
2018-03-30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李尔静

  据报道,时下正值上海各老年大学、开放大学和社区学校春季开学,有的老年班“一位难求”,个别办学点甚至出现老年人凌晨三四点钟排队报名现象。上海的现象并非孤例,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老年大学报名难的新闻。近日,上海、湖北等地陆续发布了老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到来,并且呈高龄化态势。

  老龄人口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了社会老龄化的态势;老年大学“一位难求”、凌晨排队报名等现象,则显示了老龄化的一种社会表征。在中国,老年人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和医疗水平提高,人均寿命普遍增加。与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这些印象不同,我们身边很多六七十岁甚至八十岁的老年人,身体比较健康,心态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活跃。这可能是当下中国、当代社会老年人的新特点。十九大报告提出“老有所养”,还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特点,就需要我们丰富对“老有所养”的理解,准确理解“积极应对”的意涵。

  “老有所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基本文明。“养”的背后是敬,是孝,老有所养包含着老有所依、老有所医等等。但养老并不只是让老人待在家里,或者住在养老院,如同社会为他们单独圈出了一个栖身之所以颐养天年。老年大学为什么“一位难求”?广场舞为什么蔚为风潮?侧面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虽然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但还有学习的需求,旅游、娱乐的需求,也有社交的需求,一句话,有正常的社会性活动的需求,并且未必比年轻人少。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年轻老人”,表达的是“越活越年轻”的愿望和状态。前不久,淘宝40万年薪招聘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作“资深研究员”,以帮助淘宝更好地去了解中老年人群体对产品的体验情况以及用户需求,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热议。在移动互联和信息化时代,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老年人也并没有“落伍”。许多人可能认为自己的父母跟不上年轻人的事物,但往往父母接触过淘宝、微信、直播这些新应用,玩得也得心应手,不输年轻人,有的甚至成了“网红”。

  老龄化社会在到来,高龄化的趋势开始出现。人均寿命增加是喜事,高龄人口是社会之福,俗语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高龄化的到来,意味着老龄时光的延长,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在退休之后还有很多的闲暇,有能力和时间去“越活越年轻”。这也意味着,社会既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形成养老、尊老、敬老的氛围,也要正视和满足老年人正常的社会化活动需求、积极融入跟上社会步伐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