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 高翔
不久前,天津市餐饮行业协会成立煎饼馃子分会,并宣布将尽快颁布煎饼馃子的“官方标准”。煎饼馃子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此举立刻引发广泛关注。
其实,地方小吃走上“标准化”道路,煎饼馃子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之前,重庆小面、扬州炒饭、沙县小吃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标准化是为了产业化,并以统一的标准合力向外推广扩张。
在这一点上做得最成功的是沙县小吃。2006年,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沙县制定了扁肉、拌面等8个小吃品种的制作标准,并在全国连锁推广,至今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门店已超过3万家,还远赴海外15个国家。可以说,在沙县小吃的扩张道路上,统一的制作和经营标准,功不可没。
地方小吃的“标准化”,并不排斥创新和差异化竞争。也就是说,统一标准后,你爱吃的夹肠夹香菜的煎饼馃子不是吃不到了,“标准化”只是提供一个统一的制作范本。
在这个统一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肯定要广泛地征求意见,在集思广益、融合各家所长之后,再制定出能为绝大多数经营者和消费者接受的标准。标准的制定过程,其实也是一次产业升级、制作工艺提升的过程。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问一句,我们武汉的小吃的统一行业标准在哪里?
武汉的地方小吃品种并不少,像热干面、豆皮、面窝等在早点小吃中也并不乏竞争力,但一旦走出了武汉的范围,基本就难见其身影。
这其中的缘由,有观念的缘由,也与作坊式经营状态有关。就像过去的武术门派一样,哪家稍有创新,受到客人欢迎,立刻如同秘籍一样珍藏起来,生怕隔壁的竞争对手偷学了去。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倒是真盼望热干面、豆皮、面窝们,能有一个统一标准,方便向外推广;就算不把热干面馆开遍全国,至少也可以进行一次产业集体升级,提升市民们的“过早”体验。
编辑: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