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植树与专业植树不矛盾
2018-03-13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0个植树节,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从直接参加种植树木,到以资代劳从事公益绿色宣传、认种认建绿地、认养古树名木、购买森林碳汇等,“节日习俗”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春日之乐,没有比迎着杨柳风参与植树、绿化更胜者。

自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设立植树节,我国的环境状况、绿化面临的问题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城市通过较高强度的财政投入,已经基本解决了城市绿化的任务,植树与绿化走向了企业化、专业化。

中国的植树节仍然任重道远。世界很多国家都设有植树节,像欧洲国家森林覆盖率很高,但他们多每年开展植树周或绿化月活动。我国设立植树节的宗旨,是“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需要绿化的不仅仅是城市,而是广袤的国土。

进入新时代,“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面临着新任务,全民义务植树不仅要长期坚持下去,而且还可以有更大作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括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一个重要内涵,是建设“美丽中国”。今天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任务更重了,要求更高,需要我们付出更大努力、显现更大智慧。

绿化走向企业化、专业化,但企业化、专业化的绿化不可能取代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全民义务植树,一方面可以唤醒和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也培育大家的公民意识,使大家认识到作为国家和社会一分子所承担的责任、所能尽的一份义务。“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义务,属于每一个公民。城市绿化自然要走专业化道路,但在适宜的地方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满足市民体验植树造林的需求,还是非常必要的。只要组织得法,这样做并不影响植树的专业化效果。

可以把种树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专业的公司去做,但每个人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可缺少。参与的形式,现在各地有很多创新的方法,比如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自然保护等。参与形式多元化,开拓了人们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自然也将更多的人纳入参与者的行列。

全民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是生态文明落地生根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生态文明内涵生成的过程。这是一个进一步全民动员的过程,不仅需要个人的参与,还需要各种社会组织构成一个“绿化祖国,改善环境”的巨大网络。通过一代接一代人的努力,“美丽中国”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编辑:张亮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