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民族精神需要强化自信
2018-03-09 08:36: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近日,一男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视频,言辞激烈,侮辱他人,视频流传后引发网友强烈谴责,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依法对该男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但在行拘结束后,这名男子又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视频,多次提及侮辱性词汇。昨日,38位全国政协委员则联合提交提案,要求对有辱国格和民族尊严的行为进行刑事追究。

近年来,身穿仿侵华日军军服、日本武士服等装饰,在抗战遗址前摆拍并炫耀的事情屡有发生,这些人往往以“精神日本人”自称。这些言行表现,当然挑战了民族情感的底线,而在大屠杀纪念碑前表达这些激烈的言辞,更是公然挑战了人类文明的底线。很多所谓的“精日”分子,他们在精神上迷恋的其实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在精神上挑战的是整个人类。

军国主义将日本引向侵略的罪恶之渊,对中国制造了惨痛的历史灾难——这是中华民族的灾难,也是人类文明的灾难。当今国际社会,对纳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普遍是零容忍的。即便在日本社会,每当军国主义在右翼势力中出现种种回魂的表现,往往都会引起广泛的警惕。这就是说,这种“精神军国主义”的言行即便出现在日本社会,也会引人侧目,令人不耻。

这当然是一种极端的个别表现,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各种“精神”上以外国人自居的行为,而且不是个别现象。虽然这些“精神外国人”没有挑战人类文明底线那么极端,但他们做出的一些言行,表现出在民族情感上的自我贬斥,在精神上否定自己的民族属性,言论上取消自己的民族立场,让人无法接受。

并不是说民族情感就不允许对民族的弊端、缺点提出批评或者反思,世界上各民族当然都有自己这样那样的问题,历史中不乏民族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尖锐思考和优秀作品。但种种“精神外国人”对待民族问题的表现,在总体上构成了一种否定性倾向,在感情上已经脱离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

确实有一个时期,我们在理论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上,没有形成一种足够自信的态度。当整个社会处在开放的环境下,我们对怎样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保持民族自身的那份自重与骄傲,没有形成很好的认识。一些人把开放和自我否定不加区分,把融入国际社会与放弃自身的民族立场不加区别,结果是一说到国外就代表了种种文明、进步,一说到国内就是落后,凡是我们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都是别人的好,我们的不好。当主流价值的底盘出现了松动,社会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观点、言论,社会对各种贬抑民族情感的表现往往不敏感,对一些极端的言行也没有进行严厉的惩罚。

反思与纠偏这种现象,最根本的还是强化自信。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让我们在比较中国与别国的发展,在看待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发展和问题表现时,能够更加清醒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基于进步的期许,而不是盲目和摇摆。在制度层面,惩恶扬善的社会制度也需要更加健全,对各种违法甚至极端行为不能疏忽怠慢。对于各种挑战社会基本价值和文明底线的行为,的确有必要完善立法,从行为上进行规范和约束。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