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江
“记者问什么,你就直截了当地讲,不用说省委书记说了什么、省长说了什么!”在3月8日上午的黑龙江团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两次打断一名念稿的官员。(3月8日《中国青年报》)
两次“强势”打断念稿的官员,满满都是务实、高效的文风会风,令人由衷点赞。这位官员,当念到6分钟被省委书记打断并提醒“你简短一点”后,还继续埋头念稿,显然是不懂得珍惜全国两会宝贵的发言机会。
当天,张庆伟直言黑龙江的确存在“有人喜欢找人、找关系、走门子”等作风问题,东北振兴必须“用钢牙啃硬骨头,没有退路”,并向媒体保证“不怕揭丑亮短”。在这种情况下,打断“官腔”属情理之中。
文风会风折射作风。念稿是一种最稳妥、最保险的回答问题的方式,但往往答非所问,回答问题只是成为了仪式。发言稿早已备好,有固定的套路和风格,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不管记者的问题有多突然,只要照本宣科,一般不会节外生枝。对会场提问,一些官员准备不足,不了解情况或不愿公开,生怕说漏嘴,只能借助官话套话来敷衍。尽管打断念稿现象在现实中并不罕见,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积弊非一日形成,纠治也非一日之功。多数情况下,面对“官话”“套话”,很多人心照不宣。
脱稿回答更能体现发言者的态度、学识、水平、谈吐等能力和作风。长篇大论念稿子不难,难的是长话短说。两会是讲效率的地方,念稿念不出思想火花。
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官员喜欢念稿也和“言多必失”心理有关,担心一时之言被断章取义。所以,改进文风会风的同时,社会也应该理性、全面、善意地对待官员公共场合的一些发言,鼓励真实表达。
编辑:宗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