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题为《手机上的“形象工程”》的调查报告,聚焦了大量政务App使用难的现象。耐人寻味的是,记者联系山东政务服务软件的主管部门,涉事工作人员竟回应:这款软件办不了事,办理不行、申报都不行,谁告诉你这款软件能办事的?(2月10日 央视新闻)
政务服务App的制作初衷是什么?毋庸讳言,就是为了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完成多数申报申请事项的办理。不少地方的政务服务App更是细致入微,在综合各项服务的同时,将水电气费用收缴、邮政快递、违章罚单缴纳等一些列服务纳入其中,可以说是App虽小,却也“五脏俱全”,对推进“不见面审批”,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率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客观评判各类政务服务App,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有缺陷和不足:
一是操作性偏难。由于各地在制作政务服务App时,为了更全面地造福社会、服务群众,势必会从大而全的角度出发,这就会间接造成App的设计偏向于复杂化。一旦群众迫切地希望使用其中某种功能的时候,很容易滋生“想找找不到”的急躁情绪,对初衷良好的政务App反而是“颇有微辞”。同时,个别地方的App确实存在“图个有”的思想,技术能力偏低,时常面临应用开启“报错”“闪退”“死机”等情形,让群众陷入无法操作的窘境,着实令人不满。
二是集成度不高。一些地方最然做到了功能的集中,但却是统筹能力不强、系统化思维偏低,对同一类事项并没有很好地整合,以至于需办理多个事项的群众上上下下、来来回回找个不停,翻出一肚子“怨气”。有的服务,比如证照办理相关的功能,尚未完全集中到一个服务事项中去,等到群众办理同类事项之时,还需要从头到尾填信息。有的App为了做到“吸引”人,把不少宣传、公开信息也一并纳入其中,打开软件,看似内容很“丰满”,却也显得格外“拥挤”。
三是接地气不强。从群众角度说,运用政务服务App有三个基本需求:一要办理简便,一目了然,比如多一些“记忆功能”,对填过的资料有保存,减少后期办理中的重复劳动;二要多些引导服务,少些“生硬”语言,有的办事流程操作到一半,发现引导指示看不明白了,将人“吊”在中间不上不下,好生难受,若是求助咨询,方才的一众内容均得重来;三要与网络发展联系紧密,比如现有的公共支付手段很多,若是仅停留在某一支付方式上,反而会给群众造成不便。
不管怎么说,央视调查出的现象是真实的,各地在打造政务服务App上的努力也是值得点赞和认可的,社会公众不宜过多地质疑软件设计的初衷,但整治“鸡肋”政务服务App却是刻不容缓的。那么如何整治?怎样完善?这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运用大数据的技术,多了解群众用得多的功能是哪些、关联性强的有哪些、几乎用不到的有哪些,进行一个重新整合、排序、清洗。另一方面,政务App的日渐智能化,势必会解放审批机关的压力,不妨将释放出来的力量整编成一支特殊的服务团队,既能主动引导群众有效使用App,又能够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得以对应用进行及时的整改、维护、完善。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网上形式主义”的打击力度,确保政务服务App能够设计好、操作强、服务优、群众满意度高。只有这样,政务服务App才能不断发挥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为服务社会群众、推动改革发展作出更新的贡献、汇聚更强的合力。
稿源:荆楚网
作者:储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