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玉溪市发生一起校园欺凌案件。尽管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给牵涉其中的学生、家庭以及所在社区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和“向阳花”刚刚完成的调研显示,目前,在一些地方,“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应对和预防,更多停留在口号式呼吁、运动式宣传上,不少中小学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缺乏统一的应对预案”。(2月6日 《中国青年报》)
校园暴力的新闻屡被曝光,发生在年初的云南省玉溪市这起校园暴力只不过是众多校园暴力的又一例证。没有出意外的是,当事学校进行了事后调查和对当事被害人的抚慰。但是,如果事情到此为止,对校园暴力的处理则是不完美的。只不过是治标的临时之举。对于在校生而言,如果没有通用的事前预警机制和防范办法,谁都可能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这起纠纷来自于一场普通的篮球锻炼,本来双方可以和平解决,但最终因为学生失去理智,导致矛盾升级,错失解决这一冲突的良机。如果单从学生分析,学生们年轻气盛,但是,学校方面的反应则有些滞后,导致1死1伤的严重后果。
当前,发生校园暴力的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往往只是事后个案化处理。有的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还采取隐瞒压制的办法来应对。即便按照正常的思维,进行事后处理,往往只是事后诸葛,虽然亡羊补牢,但终归学生在校园暴力中受到了伤害。校园后期的措施,只能把损害和影响降到最小化,而不是从中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建立健全校园暴力预警防范机制,化危险于事前。
发生校园暴力的因素很多,既在校园管理方面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因年龄、情绪、性格、满足个人虚荣心、维护荣誉等个人因素导致的校园暴力,防范这些暴力案件的发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各方面一起参与。每一个环节保护“栅栏”的缺失,都将对校园暴力的防范带来掣肘。
有的学校、学生在应对校园暴力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建立比较健全的学生矛盾及时通报制度,老师也能及时对发生的校园暴力进行处置,实现了将校园暴力消除于萌芽状态,不失为校园暴力防治的最佳办法。
惩治校园暴力,只是事后处置,虽然可以起一定的震慑作用,但这种震慑作用,会受到地域、时间和关联度的影响而逐渐弱化。而从长远和常态化角度来考虑,事前预防和事中及时应对处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掌握一定防范校园暴力的知识,学校老师能够掌握及时处置早期校园暴力突发事件,则是消除校园暴力最好的办法,远比事后的被动应对效果要强。
建立完善的早期校园暴力处置机制,同时需要后续完善配套的事后处置机制,形成早期预防、中期应对、后续纠正等常态化的校园暴力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的铲除校园暴力的土壤,保护学生免遭校园暴力侵害,建构起幸福、健康、阳光、有序的校园环境。
稿源:荆楚网
作者: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