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闫坤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将在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2月2日 中国青年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需要真正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内涵。目前乡村振兴战略才刚刚起步,一些地方就“念歪了经”,产生“脱轨”的倾向。一些地方出现了乡村振兴“样板化”、建设主体“错位化”、发展取向“非农化”等错误倾向。这些倾向与中央倡导的战略要求完全不符,与农民群众的期待也不合拍,因此,要坚决杜绝。
乡村振兴要避免“样板化”,谨防“铺摊子”变为“烂摊子”。乡村振兴并不是不需要示范或样板带动。但有的乡镇看到别的地方树立样板,为避免“矮人一头”,不顾自身条件,“硬着头皮也要上”,项目摊子也越铺越大。不少村庄的民居和街道风格统一,样式造型设计思维单一。走在街道上,大都有刻意打造出来的古风古韵的店铺,很少正常营业,门庭冷落。这样的“铺摊子”极易变成“烂摊子”。
建设主体要避免“错位化”,谨防“政府主导、百姓旁观”。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凝聚力量,群建共治,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农民群众唱主角。但目前不少地方是政府单方面地主抓、主推一些需要共同努力的乡村事项,农民群众反而缺席、失语,漠然旁观。有的党政主要领导有很系统的思路和很超前的理念,并且总结出一套模式,或用数字代表,或用文字概括。但实际上,村民鲜有人知道,甚至一些基层干部也搞不清来龙去脉。村民没有参与感,自然也难以体会到获得感。
发展取向要避免“非农化”,谨防“房地产化”、“圈地化”的苗头。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从单纯的种粮务农、进城打工以外,实现三产融合,开拓农民就业增收的“第三空间”。然而,在政府大力助推之下,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并不是农业生产经营,出现了“房地产化”、“圈地化”的苗头,偏离“三农”轨道,导致农村没了“农味儿”,从而失去了乡土文明固有的“精气神”,此种现象必须杜绝。
总之,乡村振兴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决避免“三化”。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郑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