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成人的思维模式里,总觉得年味一年淡过一年了,可你还是会远远地盼望着,自己的小心思终于实现了: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其实,过年的习俗一直没有淡出我们的观念,因为它端庄,热闹、祥和地在沉伏于我们的潜意识里,如同一个不灭的梦想,只等一声鞭炮响,点燃着。
年味就是吃喝玩乐。从前,家家户户为了置办丰盛的年货,准备一桌满汉全席,可谓是煞费苦心,花人力、精力、耗时耗力忙活着。现在,家家户户只需打一个电话,网上下单,第二天年货已具齐,电话预定的团年饭已敲定,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喝玩乐。有的家庭成员,怕过年走亲串户,干脆手拿一张飞机票,带上行李,与家人一起旅行度假着。
年味就是阖家团圆。过年了,在阖家的团圆里,亲朋好友互送祝福心愿。快过年的时候,不管是有钱没钱,总有一个心愿就是盼望着回家过年,千山万水,只有回到家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每年的春运就好比是人口的大迁徙,壮观的人潮背后,是同一种精神诉求,家在哪里,心就哪里。亲朋好友之间,也趁着闲时走动一下,再相见又是明年了。
年味就是文化传承。“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显然,传统的习俗随着时代的瞬息万变,已经有很多显得不合当下时宜,甚至失去了踪迹。可是,除旧迎新的传统观念还在,驱邪降福的年文化还在。不管你在意没在意,它们一直都在,从来没有远离我们。
冯骥才说:年实际上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而当生活和理想混合在一起,就有了年的意味。不管你过去一年里再艰难,过好年还须打起十二分精神,从吃到穿上严阵以待。今年是我们走进新时代的第一个年,而人情味,就是最“掏心窝”的年味。或许,我们只是需要彼此最简单的问候:面对面交谈、心与心之间交流,才能体会到这年味,我们更需要用与时俱进的新方式、新载体、新设想,来重新定义,来传承中国年味。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上的交流,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传承中国传统习俗的责任与义务!
稿源:荆楚网
作者:吴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