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 秦孟婷
据报道,当前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状态,“5+2”“白加黑”成为了常态。但也由此出现一种声音:公务员这么忙了,不少群众还是不理解,抱有成见,甚至对公务员形象还存在“妖魔化”现象。
这种声音,不难听到一种委屈的心态。值得委屈吗?“公务员这么忙”,这是对自己的评价,你忙不忙,群众没有直接感受。如果服务落实不到位,你再忙,群众也不会改变印象。道理很简单:不要以自我评价代替群众评价。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政风发生前所未有的转变,公务员的工作状态的确和往日不同,这是事实。但转变工作状态只是一个好的开始,能不能把这种工作状态转化为工作成效,转变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还要看这种状态能否维持,还要靠结果说话。
当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解决了,只微笑不办事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个过程中,一些公务员可能从不忙变得很忙,可是又能怎么样?这种情况,就不能怪群众抱有成见,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身上。
有的人很忙,但工作不得法,效率上不去,归根结底是心力、智力不肯投入,他们的忙,在感情上是被迫的。感情上没有和群众拉近距离,做了再多的事,始终没有温度,群众是有感受的。
作风转变贵在持久,转变是一个过程,群众印象的改变也需要时间。赢得良好形象,也并非能一蹴而就。有些干部确实花了时间,付出了努力,也给老百姓解决了问题,但仍然没有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这个时候,需要耐心,也需要相信群众的评价会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心中有杆秤,也需要时间去沉淀口碑。
听人民疾苦,了解人民需求,依靠人民评判,才能知道工作做得到底好不好,到底全不全。把这种心态贯穿于工作,把这种认知灌注到血液里,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树立起为人民赞颂的公务员形象。
编辑:宗夏